賴秋香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教育方式,小學語文素材中有廣闊的德育知識。小學語文老師們的教學工作不能單純培養小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學生們的德育素養。在小學語文的教育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們活潑主動地發展德智體美的素養。本文筆者在結合具體實例的基礎上探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1語文授課中融入德育知識的重要性
1.1當前德育教學存在不足
教育界在綜合分析與研究后已經意識到德育知識在授課中的關鍵作用,因此,在改革中便強調將德育知識與語文課程相結合。但從目前來看我國教育創新仍具有很大短板,需要教師在米來教學中加以改善。第一,成績論意識嚴重。隨著社會競爭一的日益激烈,家長與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獲得優異成績,進而考取高等院校。此種想法本身并沒有過錯,但一味的重視便會產生不良影響。教師與家長以成績為根本,剝奪了學生的課外時間,使其缺少德育知識學習,心智發展受到阻礙。第二,教師能力不足。部分學校重視德育知識培養,但受到師資隊伍的限制;部分教師自我教學水平不高,相關德育內容掌握不透徹,無法將知識高效地傳遞給學生。改革大方向已經指出,就需要教師及時糾正自身不足,改正錯誤,在語文授課中融入德育內容。
1.2對語文課程帶來益處
教師將德育知識講授給學生,使其能夠對所學內容形成正確認識,并通過自我思索與分析獲得新的認知。德育授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對某一事物形成正確的認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待仟何事情都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語文授課內容極大部分都是培養學生思想意識領域,使其行為能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因此,德育內容能夠為語文教學帶來益處,使其能夠良好發展,對培養學生心智方面做出貢獻。
2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
2.1結合課文內容進行道德教育滲透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都是經過教育專家們精心遴選出來的,這些文章本身就飽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元素。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集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為一體的教育過程,教師要認真備課,抓住教材的核心要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道德思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良好的道德觀念。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有很多歌頌愛國主義、舍小我為大我的英雄事跡,這些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和平,換來了人民的安居樂業。教師要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英烈們當時的心境,用這些英烈的事跡來激勵學生。如《狼牙山五壯士》《我的戰友邱少云》《豐碑》《再見了,親人》等。學習這些課文時,教師可抓住課文中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的描寫語句,讓學生細心品詞賞句,用心靈感悟英雄人物的愛國激情和高尚的愛國情操,在故事情節中升華學生對英雄主義的理解與感悟。學習此類課文時,教師需要提前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可以從互聯網上尋找一些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這些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讓學生感受到自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肩負著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仟感和社會責仟感。另外,也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準備資料。讓學生參與到資料搜集的過程中來,對學生是一種鍛煉,也是“以學生為中心”思想的重要體現。
2.2在各種語文學習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
行為習慣需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訓練。比如教師在上閱讀課時,以“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為主題,要求學生進行分組交流,然后全班舉行讀書報告會,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這既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又讓學生受到了課外書籍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響與熏陶。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外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搜集一些身邊的道德模范事跡,寫成日記或簡單的調查報告,在班里講給大家聽。然后組織學生談這樣的人和事給自己什么樣的啟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現在信息傳播迅速,教師也可以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學習活動,將社會熱點事件拿到課堂上跟學生一起說一說,甚至可以趁機寫篇小作文。這種形式即鍛煉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讓學生對社會中的道德現象進行關注,通過必要的思考,矯正自己的思想及行為。
2.3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德育滲透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能夠體會的思想都是比較直觀的,對于一些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較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所教知識、思想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是一種較好的,也是小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站起來》這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主人公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不氣餒,一次次站起來的那種毅力和勇氣。現在的學生都是家中的寶貝,家長們不愿讓學生承受一些壓力,學生要什么給什么,將學生的米來都規劃好,這實際上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經歷一些事情,讓他們從挫折中吸取經驗,這才是有效的成長。
3課余的德育滲透措施
課余活動能深化知識,拓寬視野。比較有效的活動方式有:①知識積累性活動。即讓學生通過閱讀教師推薦的優秀的英文刊物或者觀看一些優秀的、易于學生理解的影視作品或節目,領略異國風情,了解別國傳統、文化,不斷積累人文知識;②成果展不性活動。即讓學生通過用英文表演情景劇、唱歌、展不外國的特色舞蹈(如印度的民族舞蹈等)、講故事、演講等形式,充分展不學生的表演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知識。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有利于學生良好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但現階段我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沒有落到實處,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地利用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孫映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5):98-99.
[2]戴睿.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258-259.
[3]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5):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