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軍
摘 要:“過程與方法”目標是三維目標中的關鍵目標,對另外兩個目標的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綜合地理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地理案例教學為例探討在案例教學中如何實現過程與方法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過程與方法目標;案例教學;素質培養
一、引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一個嶄新的課程改革時代,“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成為教學新理念。新課程中把課程目標分為三大方面,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對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價值追求認識不夠清晰,缺乏系統深入的科學方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二、相關概念界定
(一)過程與方法目標中“過程”與“方法”
東北師范大學袁孝亭教授通過深入研究指出“過程與方法”目標中所強調的“過程”不是教與學意義上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課程標準提出的“過程”是對“科學研究”的一種“仿真”,強調學生要像科學家那樣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但又不能與科學家的研究劃等號,它強調的是讓學生經歷類似于科學研究的過程,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們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其實質在于要使學生感知、體驗科學家是是如何把“科學的過程”仔細、恰當地應用到問題解決中來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中的“方法”是指科學方法而言,不能等同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人們在探索和發現自然規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研究自然的科學方法。如“對地理現象的解釋由單純的類型歸納,過渡到理論演繹、實驗反饋和模式化的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紛紜復雜的自然規律進行確定性研究”。從以上表述可以發現,科學方法主要涉及觀察、實驗、調查、比較、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等方法。
(二)案例教學涵義
唐陸冰在《中學地理案例教學研究》中認為,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是通過一個具體的地理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的一種地理教學方法。具體地說,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地理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地理教學情境進行研究討論,形成自己對這些問題的見解或解決方案,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方法。王民、袁晶在《20世紀英國地理教科書發展的相關因素的分析》中指出“作為地理教學的案例既是教學的素材,亦是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地理教學案例,是通過對一個具體的地理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的一種地理教學方法。地理案例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以地理案例為載體,把學生帶入特定的地理教學情境中,組織學生進行案例的閱讀、分析、討論與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科學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溝通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地理案例教學對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的有效性分析
“過程與方法”的課程目標變“追求學習的結果”為“強調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積極體驗和地理科學方法的掌握。通過地理案例教學我們可以有效達到對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培養。
(一)地理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一個地理案例最突出的特點是:組成要素復雜多樣,時空結構跨度很大,地域性明顯,綜合性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知識體系。單個知識點之間存在著縱向的歸納、演繹、遞進聯系。在學習影響農業的因素時,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提出:“白水洋鎮楊梅種植、生產的影響條件”這一案例,該案例既要分析本鎮的自然地理要素,也要分析社會經濟要素。而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土壤、地形、氣候、水源,社會經濟要素包括種植歷史、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種植技術等多個要素。通過地理案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并把貫穿于整個學習中。在獲得某個地理知識前,學生查閱相關的背景資料,增加自己的感性認識;在知識的接受過程中,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理解、掌握這一知識。
(二)地理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方法
地理案例教學有助于實現新課程標準的“過程與方法”目標強調科學方法的內化,延伸地理課堂教學。它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理解、掌握科學方法,并在探究活動中加以運用,內化這些方法。如:在過程中掌握地理觀察法。在間接觀察地理現象、地理過程的過程中,學會對比觀察、重點觀察;通過參與各種探究活動,在直接觀察地理事物及現象的過程中,掌握有條理、有步驟、多角度的系統觀察法。
四、基于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的地理案例教學實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綜合探究三中的案例:
如何認識區域——以南非為例。
本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確定區域的位置與范圍;第二部分,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第三部分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
案例主要通過南非這個區域來說明認識區域的方法,一方面是對本單元前面知識的總結歸納,另一方面,讓學生學習到認識區域的方法并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檢驗,鞏固和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案例中設置的問題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科學思考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讓學生的充分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地理“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研究停留在對其重要性的發現與呼吁階段,缺乏對實際教學有指導意義的體現策略的系統研究,缺乏系統深入的地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基于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的地理案例教學,僅是筆者作為一個中學地理教師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能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袁孝亭.準確理解地理過程與方法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J].地理教育,2009,1.
[2]王民.地理教學大綱與地理課程標準的比較[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5,(9).
[3]唐陸冰.中學地理案例教學研究.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J].南京師范大學,2007.
[4]王民,袁晶.20世紀英國地理教科書發展的相關因素的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