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煜宇
【摘 要】科技館主要通過常設和短期展覽,以參與、體驗、互動性的展品及輔助性展示手段,以激發科學興趣、啟迪科學觀念為目的,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萍拣^教育對普及科普知識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館教育的一些教育特點,而后就如何充分借鑒科技館教育的特點,為學校教育提供借鑒啟示作了闡述。
【關鍵詞】科技館教育;學校教育;啟示
科技館教育功能是科技館教育活動對個體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是科技館教育在增進公眾的科學知識和技能,以及形成或改變人們的科學思想和方法、科學精神和意識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1。毫無疑問,科技館具有教育屬性,但其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極大地區別于正規學校教育科技館不是以課堂教學 (老師講、學生聽) 為主要特征的學校教育,而是基于自愿原則的、以自主學習為主要特征的社會教育2。我國科技館建設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初,歷經近 30 年的發展,科技館已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規模最大、接待觀眾數量最多的科技類博物館??萍拣^在教育方面運用了多種方法手段,使得科普知識的學習簡單易懂,并且包含了大量的實踐操作環節,對學校教育具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1 教育資源內容豐富,知識性強
科技館教育資源是是科技館教育功能實現的基礎,正如學校教育中材料或教科書所起的作用一樣,科技館教育資源就是科技館教育的內容,包括內容資源(如知識內容的呈現、說明牌、講解詞等)、硬件資源(如展品展項、物質環境等)以及如何利用內容資源形成的方法資源和案例資源等??萍拣^教育資源是伴隨觀眾需求的產生而產生的,其核心具有吸引科技館觀眾的屬性。以上??萍拣^為例,其中包含了生物萬象、蜘蛛展、信息時代、地球家園、地殼探秘、機器人展、探索之光(展示包括量子論、相對論、物質結構、基因技術、核能、激光等20世紀的最重要科技成就)、宇航天地、人與健康一個四維動感影院等。參觀以上內容需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每一個項目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識內容,可見其內容,信息量之大。
2 形式多樣,寓教于樂
科技館教育有多種形式,其中包括展覽展示教育、培訓教育、開放式實驗室教育、科普報告等。在科技館教育中展品的展覽展示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很突出的,因為展品是科技館的核心和科技館賴以生存的基礎,正是通過展品,我們在科技館感受到一種科學的氛圍3。每個展區都有其特點,且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有標本、模型展示說明、視頻、圖片、專題電影劇場、人機交互動手游戲、放大鏡、顯微鏡觀察、專題互動啟發實驗、軟件模擬實驗、電子互動游戲等互動展示手段,不僅讓孩子更讓大人們也饒有興致的駐足仔細觀看,同時還包含了可以直接動手操作各種展品做些小實驗,即動了手又動了腦,使學習充滿了趣味性,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
3 重點突出、直觀性強
多手段,聲光電等技術的應用,使科學知識更直觀的展現了。一些新奇的動植物模型展示、信息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運用、人的消化之旅,各種地質礦等都非常形象而直觀,配以適量的多媒體自動展項查詢系統,參觀者可以邊觀察邊操作,邊琢磨邊交流,或是獨自邊看說明牌邊操作研究展品??萍拣^的展項,無論是反映基礎科學還是高新技術內容,本來都應該是普通公眾幾乎不需要說明就可操作的,或是簡單看操作提示就能參與的。
4 感觸啟發
無疑,科技館教育將課本上枯燥的內容,變“活”了起來。這既是建立在各種實物模型的展示上,更是各種現代技術的展示應用??萍拣^教育,充分發揮了現代技術的虛擬性和交互性,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即讓人們學習知識,又會增添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兒童來說這尤為重要,因為可以從早期就培養他們對知識、對文化、科學和生活的熱愛與最求,使其終身受益匪淺。然而這種教育卻不能成為教育的主要形式,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機會進行參觀學習,尤其對于農村的“鄉里娃”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教育資源不平均的問題,我們短期無法解決,但是,學習運用科技館教育的一些優點,指導改革我們的學校教學,更新教師教學的思想觀念,優化學校教育的教學方法手段,不正是一個可取的方法嗎?目前,科技館教育不管從形式或內容上都走在了學校教育的前列,有很多值得學校教育反思和借鑒的地方。
4.1 以直觀性和趣味性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為突出直觀可視性和通俗易懂,在科技館中對一些科技自然現象和運行原理是花了很大代價進行模擬演示,因為,相比較于抽象的事物,直觀性的事物更能激起人們的興趣,同樣,直觀性的知識也更容易讓學習者學習。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廣泛應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但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并不簡單,難就難在需要我們的教師開動腦筋和思維,充分挖掘利用生活、教學中的現有條件,制作教具、多媒體課件、設計互動游戲,使用新的教育技術手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之后,學生的學習也會變的積極主動和有趣。
4.2 以增強操作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是我們更好生活的前提,實踐出真知,動手操作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原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真知,更有助于使他們由只專心讀書而不聞窗外事的行為轉變過來。在科技館教育中大部分展覽項目都可以讓參觀者親自動手進行操作進行體驗,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參觀學習者的參與性,另一方面通過參觀者的動手操作也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和興趣,跟有助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理解。行是知之始,國人鄙視動手勞動的思想根深蒂固,同時也缺乏匠人精神,希望我們的學校教育能擺脫這種觀念,以“不唯書”的觀念設計教學內容,在觀察生活、自然中了解世界,在動手實驗、社會實踐中學習知識。
4.3 以系統性和啟發性并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科學而系統的知識學習是創新思維的前提,也就是俗語所說的“肚里有貨",但沒有創新思維,怎么會有靈光一閃的創新呢?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普遍在目的上主要圍繞應試,在方法上照本宣科、題海戰術,每個習題后面都配有標準的參考答案。這種教育形式,配合高考這個標準化的考試體系看似無懈可擊,可是,培養的學生卻缺乏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一方面要擺脫應試教育,改變課堂模式(改變教師大規模課堂集中授課模式)、改變教師高高在上的課堂地位,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增加課堂活力,另一方面要增加探究式學習內容,使學生的學習圍繞問題、圍繞項目展開自助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汪死水怎會有活力呢?只有擺脫束縛和教條、增加學生的自由,啟發學生的思想,才會沒有思想的羈絆,才會有思維的高飛,才會有創新的閃光。
科技館教育對于國內來說,還是一塊尚未完全開發的處女地,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之處還很多,一方面,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公共資源,發揮最大社會教育效益,另一方面,我們同樣需要借鑒其教育理念,改造我們的學校教育,讓更多的人從中而受益。
【參考文獻】
[1]常娟.科技館教育功能及其形成機制探析[J].科學之友,2010(3).
[2]黃體茂.現代科技館核心教育理念與常設展覽教育[J].科普研究,2012(4).
[3]李春才.一種新的教育形式——科技館教育[J].科協論壇,2001(12).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