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澤梅
摘 要:現如今,豬養殖業的發展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是市場肉制品的主要提供渠道。而豬疫病的爆發會對養豬業造成巨大沖擊,給養殖戶和社會都造成具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從豬疫病防治的現狀出發,深入分析了豬疫病的治療技術以及可采取的各種防治策略。
關鍵詞:豬疫病;治療;防治技術
引言
近幾年來,豬的養殖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也在豬的養殖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影響了這些養殖戶的利益,由于受環境、營養、溫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了豬的生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極大的損傷了養殖戶的利益,也挫傷了養殖戶的積極性,對生豬的疾病極早診斷、治療和預防是極其重要的。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極早控制病情減少損失。
一、豬疫病發生的原因
(一)豬舍清理力度不夠
養豬業主要是舍養,所以豬的生存環境也主要以豬舍為主。因此,要想確保豬的環境衛生就要及時清理豬舍,真正做到徹底清潔豬舍,這也是降低豬疫病發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實際上很多養殖戶的養殖并不規范,他們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往往采用比較簡潔的方式對豬舍進行清理,豬舍往往沒有被清理干凈。所以,很多養殖戶的豬舍環境基本都是臟、亂、差。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養殖戶都不注意豬舍的衛生,也有部分養殖戶對豬舍進行了清理,但是清潔力度太差,無法有效控制豬疫病的發生。另外,一部分養殖戶的養殖經驗不足,即使出現了疫病也無法識別,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豬疫情就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最后給養殖戶造成嚴重損失。
(二)缺乏完善的引種機制
由于引種過程把關不嚴,檢疫手段落后等原因導致疫病傳染普遍,從而未從源頭上做好疫病的防治。
(三)缺乏免疫力
我國養殖戶的免疫意識普遍偏低,為了省錢、省力減少麻煩,未嚴格進行免疫工作,一些散戶養殖,由于未成批的養殖,導致豬的生長時間不一樣,造成免疫工作難度大,經常忘記打疫苗或者未按照時間來打疫苗。
(四)疾病控制能力低
近年來,養豬利潤增大,一些人沖著利益辦養殖廠,然而相關技術欠缺,對豬的飼養和防病治病經驗不足,一旦病情來臨,措手不及,對病情控制不住,增大了豬疫病的發生率。
二、豬疫病的治療方法
(一)幾種常見豬疫病
1.豬氣喘病
豬氣喘又稱豬霉形體性肺炎病,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氣喘會使得豬的呼吸道受到損傷,影響豬的健康。造成豬氣喘的原因很多,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是影響本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因素,其中以飼料的質量,豬舍的濕度和環境的突變等影響較大。豬氣喘經常會出現氣喘、咳嗽等癥狀,這種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并且因季節不同而存在差異。
豬氣喘病的癥狀一般比較明顯,較為容易被養殖戶發現并治療。
2.口蹄疫
口蹄疫這種疾病大家可能比較熟悉,這種病往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屬于急性接觸性傳疾病。口蹄疫的發病通常比較迅速,讓養殖戶措手不及,這種傳染病的發病癥為蹄部潰爛、精神不振、皮膚起水泡等外在表現,危害非常廣,傳播速度驚人、死亡率略低于其他傳染病。
(二)兩種豬疫病的治療方法
1.豬乙型腦炎的治療方法
豬乙肝型腦炎的發病一般較快,養殖戶一旦豬有發病癥狀就應該立即隔離治療,給病豬進行靜脈注射,藥物組成包括 7% 生理鹽水或者 10% 葡萄糖500ml- 1000m1 ,另外需要加上濃度為 20% 的磺胺嚓嚨鈉 10ml 至 30m1 和甘露醇 50m1。注射時間至少需要三天,然后改用板藍根和大青葉混合的藥物進行跟蹤注射,此時可以直接注射到豬肌肉中。同樣,這也需要至少連續注射三天。
2.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治療方法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治療方法可以有三種。第一種是藥物注射治療,先對豬的鼻腔薄膜進行消毒,然后將藥物注射到肌肉中;第二種方法是在飼料中添加藥物,通過豬食用飼料來對豬進行治療,適合發病程度低以及大規模發病的養殖場;第三種治療方法是用濃度為 0.1%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進行簡單的消毒清洗,然后對肌肉注射板藍根注射和其他藥物。
三、豬疫病的預防
(一)更好的對豬疫苗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在生豬規模養殖的工作中,應該使用有效合格的疫苗,生豬養殖者們在進行生豬養殖的過程中需要對一些容易產生并且容易發生擴散的疫病有所了解,并且盡早進行相應的疫苗注射工作,以達到提前的疫病預防。并且對所選擇的疫苗應該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的合法方式以及合法渠道獲取,禁止出現疫病防治疫苗擅自賣出或者擅自購入的情況,確保生豬在疫苗方面能夠做到全方位,零誤差的監督管理。同時為了達到更好的免疫效果,還可以進行對生豬進行第二次的疫苗注射,使得生豬能徹底的產生相應疫病的免疫抗體,同時也可以將一些預防疫病的藥物摻雜到飼料中去對生豬進行喂食,從而使生豬產生相應的疫病免疫的能力,使得生豬能夠健康的成長。
(二)重視養殖場的衛生
現如今,我國大多數豬養殖場都出現過度重視藥物以及疫苗的情況,很多生豬養殖者在進行生豬養殖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關于保持養殖環境衛生的工作,因此使得一些疫病的病原體能夠在生豬養殖場生存下去,從而使得生豬發生疫病的概率大大的增加,其實具有良好的飼養環境可促進疫病發病發生率明顯較低,所以生豬養殖者應該做好對豬舍的不定期消毒衛生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對生豬飲用水不定時的消毒后給生豬飲用,為豬提供干凈的水源。
(三)靈活控制豬群規模,正確引進豬種
豬群疾病的爆發與控制與豬群的規模有著密切的聯系,大規模養豬場更容易受到傳染性疾病的感染,從而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大規模的豬群感染疫病,要做好豬場的規模控制,并且做好豬場間的隔離,避免相互來往,有規劃的做好養殖場的規模控制。
豬是外來病原體的傳播途徑,所以在豬的選種時一定把好關不能引進病豬,應該保證每一只豬的健康,在購買豬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檢查,確認不能有傳染病,才買回來的小豬要經過觀察,做好定期的防疫以及免疫接種,確認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能圈養,如果豬群發生了傳染病,一定要把病豬進行隔離,并且及時治療,同時要對豬舍消毒對豬群進行接種或是用藥治療;對已經染病無法治療的小豬要采用深埋或者火化,及時采取措施,盡量不能擴大疫情。
(四)做好外來人員的控制
為了有效控制豬疫病的發生,必須嚴格控制外來人員以及不同豬舍間相互來往的問題,內部的養殖人員要穿規定的工作服,同時做好消毒管理工作,豬場工作人員不得串崗,杜絕攜帶帶肉食進入豬場,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與定期消毒,按照豬場管理手冊進行防治。
四、總結
養殖戶在養殖豬時一定要注意疫病的防治,及時有效的控制豬疫病的傳染,要及時切斷傳染源,降低養殖成本,也為社會提供安全放心的豬肉制品。而社會和相關部門也要做好相關宣傳和管理工作,幫助養殖戶建立更加完善的生豬養殖市場,規范養殖環境和養殖步驟,將各種豬疫病的防治做到完善,同時要堅決杜絕病豬流入市場。
參考文獻
[1]徐莉豬疫病的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田吉林畜軟獸醫[CT].農民致富之友,2012(6):21一24.
[2]彭昔豬呼吸系統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防治對策田畜禽業[CT].中國東南科技,2011,21(7):231一237.
[3]徐斯良當前豬傳染病發生與流行的特點及防對措施[CT].福建畜牧獸醫,2013(22):57 - 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