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餐飲空間即是為人們外出用餐提供美食與服務的場所。餐飲空間要吸引消費者,其內部的裝飾氛圍及文化情調尤其重要。新中式風格的餐飲空間既能在形式上體現出柔美溫馨、端莊大氣,又不失傳統韻味的視覺效果,也能在文化內涵上體現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設計情感。
【關鍵詞】新中式風格;傳統文化;餐飲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7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4-0179-01
一、我國餐飲空間設計的現狀
社會的不斷發展,帶來餐飲業的迅速騰飛,餐廳的數量及種類也越來越多,餐飲消費已經成為現代人們日常消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餐廳進行消費時,人們所享受的不單是食物的美味,更是它所提供的優質服務和舒適宜人的用餐環境。餐飲空間的特色化、個性化越來越成為經營者及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我國的現代設計起步較晚,室內設計水平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設計思想體系不夠完善,大多設計作品仍停留在借鑒模仿階段。由于我國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處于封建統治下,由此形成了較為固化的傳統文化與西方國家的現代設計思路基本背離。室內設計中出現了很多一味模仿照搬西方設計的作品,在設計的形式上不能體現出我國的獨有特色,在文化內涵上也得不到傳承和發展。將我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及審美心理拋之于外進行設計,這無疑只是在形式上的膚淺表達,是沒有情感的設計。
二、新中式風格的概念和歷史文脈
新中式風格指的是在傳統中式風格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及審美方式,融入現代時尚的“新元素”,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來演繹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內涵。新中式風格并非是對傳統中式元素的簡單堆砌和照搬,而是在充分理解我國傳統文化及當代文化的前提下,提煉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將之運用于現代的室內空間設計中,表達出傳統中式風格中的氣韻和風味。對傳統元素和符號進行精準的簡化、提煉,才能將其中的文化內涵生動表達出來并被大眾感受到。
新中式風格的集大成者當屬美籍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他提出的“中而新”的設計理念是新中式風格的準則。即設計上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內涵為內核,賦予設計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同時體現出時代性和創新性,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新理念,將新中式風格的設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切忌一味強調傳統元素的堆砌或一味強調時尚創新而喪失了傳統文化的底蘊。
三、新中式風格餐飲空間案例分析
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和保護意識快速加強,體現在餐飲空間設計上即是將中式傳統元素融入到餐飲空間的裝飾設計上。把中國傳統元素看作是有生命力、有情感的東西,賦予餐飲空間更多傳統文化的內涵,體現餐飲空間的風格和意境。
貝聿銘先生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北京香山飯店,是他將現代設計手法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意圖尋找中國自己的民族設計之路的實踐探索。建筑的外部形式采用了我國傳統的江南民居造型,融入西方現代建筑設計手法,營造了一個具有中國氣質的建筑空間。將建筑與地形相結合,營造了高低錯落的庭院式空間,恬靜地依偎在香山的懷抱,仿若本就生長于此的滿地植物。前庭、大堂至后院,以一條中軸線為空間序列主軸,流華池中小橋與平臺相連,都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中深深庭院、曲水流觴的意境之美。
香山飯店在色彩設計上以白色為主調,灰色為副調,黃褐色為點綴色,從室外到室內都體現出高雅、和諧、清秀之感。造型設計上,采用現代設計手法重復使用方形(大門、漏窗、磚飾、宮燈等)、圓形(月洞門、茶幾、燈具等)兩種基本的幾何造型,巧妙地將我國古典園林設計的元素運用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出來,時尚且富有中國氣質。當然,光尋歷史的根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
貝聿銘先生以實際行動表明了他想引導中國設計師走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之路。新中式風格即是這條設計之路上的形式及內涵的呈現。
四、結語
在中國文化遍布全世界的今天,新中式作為既符合現代設計審美又富有中國獨有文化氣韻的設計風格,講求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手法的兼容并蓄。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元素,設計時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設計時避免被“中式紋樣、粉墻黛瓦、雕梁畫棟、青花、剪紙、中國紅、帝王黃、對稱、中正”等枝枝蔓蔓干擾視線,而忽視中國傳統文化里“上善若水、大道至簡、天人合一”等文化精髓。新中式風格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不是單純的傳統元素的堆砌。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生活方式,讓傳統文化在空間設計上得到傳承和發展。
餐飲空間的設計除了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外,也應當成為傳統文化創新和傳承的載體。將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元素進行提煉簡化,融入現代化的潮流元素,打造出現代人所追求的有品位、有氣韻的餐飲空間設計。真正為消費者提供具有中國特色、富有文化內涵的餐飲空間設計,將精神文化語言轉化為可視性視覺語言,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