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出發,整理了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方法。通過近些年系統地使用這些方法后,筆者所教班級的計算能力明顯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計算能力;日常訓練;強化記憶口訣法則;及時梳理;激勵評價制
有學者懷疑“在當下計算機這么發達的時代,計算能力的培養還有必要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國重視計算,在世界上居于先列,這種崇尚計算的傳統,在現代社會還是有必要的。這正如有了飛機、火車這些會飛的、會跑的交通工具,還是需要走路一樣。例如一個人喪失了基本的計算能力,那么他在今后的學習中也是寸步難行的。簡單的數學計算,特別是估算與口算,仍然是人的基本思維的一部分。
高峰提出可以通過改善教學設計來提高小學低段學生的計算能力,特別是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史莉芳、李艷莉基于新課標列出了一些創新方法,通過加強自身教育的方法水平,來提高低段學生的計算能力;高巍總結了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學生既要掌握計算方法也要掌握計算原理,通過多訓練來掌握多種計算方法;皇甫崢嶸、盧凱月更多的介紹了如何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李楊更多的是研究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本文結合各家之長,切合自身的教學經歷,系統地闡述如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1日常訓練培養——口算與聽算相結合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數學學習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訓練中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進行算法和算理的教學鞏固,使學生明算理知算法,同時讓學生形成估算、口算、筆算技能。
每節課的開始,我會用“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即一沓口算卡片,利用每節課開始的幾分鐘,讓學生依次對各張卡片進行口算并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讓其他學生用手勢進行判斷正確與否,這可以讓每個學生得到必要的訓練,同時可以增加學習計算的氛圍。
在課堂上,除了教授當天的知識之外,有時我會在每堂課抽2到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聽算練習。聽算練習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它強化了學生聽的意識,沒有認真聽,題目都不知道是什么,更不要說如何去做了;其次,我們平時紙上的口算練習是用眼睛看,直觀地傳送給大腦,大腦運算出結果,學生再將算結果反饋在紙上。而聽算則需要大腦先將自己抽象的算式變為具體化。因此,聽算更能培養學生抽象能力。再次,聽算更能幫助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意識,要想做對題目,學生需要先分析題目全貌的特點,弄清每一個運算符號的運算順序,再進行有序計算。
2強化記憶計算口訣、法則
僅僅憑訓練當然是不夠的,提高計算能力還需要善于將前人的智慧為我所用——熟記口訣與法則。我在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過程中,強調了學生要熟記加法、乘法口訣;明確運算法則、計算優先級;細心運用減法退位、加法進位等基本規則。
很多教師包括家長都會認為數學不應該是死記硬背的,沒必要記住口訣。我認為這種想法很不正確:數字當然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口訣、定理、公式等這些歷經時間考驗,證明是真理的法則我們需要記住,這些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記住它們我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未知。而后人通過學習掌握它們,才能探究出更多的新的知識,解決更多數學問題。
3及時梳理比較,提高抗干擾能力
針對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教學中設計對比練習,以消除知識的負遷移作用。通過練習、復習及時梳理,使計算合理簡便,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如在四年級下學期學習簡便運算時,少數孩子會錯誤地將4×7×25化簡為4×7+4×25。顯然,他們是將4×7×25和4×(7+25)這兩種類型題沒區別開來,是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兩種運算律的混淆。又如做549-(73+49)的簡便計算可以做對,但卻將549-(73-49)錯誤地也簡化為549-73-49,這是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減法的性質造成的。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比練習,在懂“形”的時候也要懂“髓”,也就是在明晰算理的基礎上熟練類型題算法,提高計算能力。
4優化評價激勵機制
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不能是被動式的,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孩子都有“愛攀比”的心理,我利用他們的這個心理特點,會在上課之前就把上次的聽算作業發下去,并要求孩子們先在小組內自行訂正,給他們時間進行“攀比”。每次也會在聽算成績優秀和成績有進步的學生的本子上蓋上小紅花并標記得優次數,并予以獎勵。這使得這成績較好的學生有了認同感,成績相對落后但稍有進步的學生同樣有成就感,使他們覺得枯燥的計算有樂趣。
5小結
雖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通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帶的班級從剛入學時成績一般,學習懶散,現在已經是我們學校整個年級組計算能力最強的班級,為他們日后數學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數學基礎,也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所以通過這幾年我教學實踐而總結的上述方法(日常訓練培養、強化記憶口訣及法則、評價激勵機制)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大家不妨一試,我相信經過上述方法,能大幅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峰.通過教學設計提高小學低段學困生計算能力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1.
[2]史莉芳.小學低段數學計算教學創新方法談[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132.
[3]李艷莉.小學低段計算教學更應該注重“過程”[J].小學閱讀指南,2011,9:23.
[4]高巍.新課程下,“算路”何在——提高小學低段計算教學實踐實效性策略探微[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2:71.
[5]皇甫崢嶸.新課標加強小學數學口算能力的實驗與研究[J].新課標(小學),2010,03.
[6]盧凱月.低年級數學教學要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0:21.
[7]李楊.如何提高低段學生計算的正確率[J].學周刊,2012,12:71.
作者簡介:
婁穎(1987.07—),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郵編:210010;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二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