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
摘 要:在國內科學與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電子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并且在教育視野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為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給以了充分的基礎保障。而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看,其能夠實現對多種信息元素的有效整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著極為顯著的應用優勢。為此,筆者從對信息技術優勢的分析入手,對其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優勢;小學數學;教學
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科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推動教育事業的信息化發展。而就現今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來看,其已經成為了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可以說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傳統教學輔助工具難以企及的優勢,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育的實際成效。為此,教育者必須在充分認知信息技術優勢的基礎之上,將其合理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以此全面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應用優勢分析
(一)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動能
就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來看,其對新鮮事物往往有著極為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新穎、獨創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事物。而借助于信息技術,則可以利用其對圖像、音頻、文字、視頻等的整合處理,將教學內容進行活化,這就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另外,借助于信息技術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創設相應的情景,能夠引導小學生的思維快速回歸課堂,可以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這為課堂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可以輔助學生掌握深難點知識
數學學科知識點本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于其思維體系還沒有形成系統,所以其在對各類抽象問題進行理解學習時多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在理解邏輯性關聯較強的問題時會出現一些思維上的誤區,這些不光會阻礙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則可以通過各種信息要素的整合將原本抽象的知識點進行具象化處理,還能夠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對圖像、文字等信息的表現方式進行優化,這不光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輔助學生理解深難點知識。
(三)可以實現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
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板書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投影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這不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節約課堂時間,還可以在投影顯示的同時,鏈接其他相關知識點的內容。另外,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者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相應的微課視頻,利用視頻中的動態解析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與擴展,這不光能夠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在幾分鐘的時間內促進學生高效地進行自主思索,也就能夠更好地節約課堂時間,進而在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拓展。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景,活化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育者必須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與多元化需求,繼而在結合學生興趣點以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在教材內容教學之前,教育者可以設計生活化的教學視頻,并將視頻內容與教材進行聯系,通過課前播放該類視頻,將學生的思維導入課堂之中。另外,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教育者也可以將動畫類視頻及圖片與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并對枯燥的數學問題信息進行抽象化處理,使其更加生動形象。例如,可將2+3=?活化為小花貓今天吃了兩條魚,昨天吃了三條,那么它總共此吃了多少條魚?這樣的問題,再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將其形象進行投影,將小花貓與魚的形象進行具象化展示,以此通過調動學生興趣,活化課堂氛圍為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簡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理解
由于部分數學內容本就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教育者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視頻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分解,并將其中的抽象概念進行具象化展示,以此引導學生理解深難的數學問題。以《長方體體積》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教育者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身邊的長方體,讓學生了解長方體的概念,并以此為基礎對長方體進行分解,將其分解為長度皆為單位1的正方體,在讓學生利用乘法的相關知識進行總體積的求解。進而在以長方體體積在多媒體分解的基礎上,引入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與概念的推導,以此加強學生的印象,讓學生能夠從問題的本質入手,提高教學效果。此時,還可以引入表面積計算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將長方體表面拆解為平面圖形,以此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有效延伸。
(三)活用信息技術,加強教學實踐
教育的根本目標除了需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需要確保其能夠將所學知識高效地應用于實踐之中,以此在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提高其實踐應用能力。而就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來看,其教學內容大多過于理論化,不光不利于學生的理解,也難以讓學生將其應用于實踐之中。為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應該活用信息技術,將其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聯系,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活用到實際生活之中。以《平移》相關教學內容為例,教育者可以在利用課件進行教學之后,設置實際的生活場景。可模擬超市路徑分布圖,并列出需要購買的物品,讓學生列出相應的路徑,再對行走的路徑進行計算。進而通過該類實際的案例教學,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國內現代化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結合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教育者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之上,將其高效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構建輕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并加強教學實踐,以此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成效。
參考文獻:
[1]孟海濤.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助力小學數學教學[J].學周刊,2017,16:188-189.
[2]劉利平.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J].內江科技,2016,07:138+53.
[3]徐安勇.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助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6,18:37-38.
[4]劉晨旭,導師:李雪梅.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D].天津師范大學,2013.
[5]李紅娟.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綻放數學教學光彩[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09:55-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