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的全新要求,在教學規劃上應當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提高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從情景設置、創新能力、評價方法三個維度,分析了高效的英語教學案例。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進策略,旨在提升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一、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
根據新課標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文件精神。英語教學應對注重實現課程功能的轉換,也就是提升學生的口語對話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而《人教新課標英語(必修)》中,也明確指出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實質性的教學質量。在課程結構的設計上,課程內容應當密切聯系實際生活,在時代背景下,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尤其在評價與考試制度上,應當以實際的教學效果為依托,切實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英語應用能力。
二、新課標背景下英語高效教學的案例分析
(一)創建教學情景
創建教學情景是吸引學生語言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在新課標背景下,高效的英語教學模式應當注重創造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讓學生在英語語言環境中得到有效訓練,提高英語水平。教學情景創設可以從課程開始之初進行設計,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以真實的語言環境為基礎,引導學生在課程中完成對話練習或者寫作練習等。在語法練習中,教師通過表情、動作、以及體態語言講解英語知識,可以模擬真實的對話場景,進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案例1:在學習have、has gone、has been等詞匯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講解語法的時態問題。那么如果教師可以通過肢體動作或者真實情景引導學生練習語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感,進而在其語言環境中思考問題。例如讓學生回辦公室取教學工具,在到教室的時候,向所有同學提問Where is he?而學生可以回答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 s office。
教學案例分析: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has gone to+地名”的實際用法,進而提高英語時態的語法應用能力。教師設置這樣的教學情景,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在練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應用口語能力,依托教學情景掌握英語詞匯的用法和語法時態的應用技巧,對學生的英語知識結構的完善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語言環境的設置過程中,抽象的時態問題可以轉換為具體的表達方式,更加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師應當注重語言環境的設計與開發,引導學生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中聯系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答案,并提高英語實際的應用水平。
(二)培養創新能力
新課標提出的英語教學目標,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英語課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尤為重要,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將英語知識聯系實際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案例2:在學習access、inaccessible、accessible三個詞匯時,教師可以先提出與詞匯向關聯的句型,如Computers are so cheap that almost everyone can access them;The mountain village are inaccessible to traffic;The books are easily accessible as all the shelves are open.
教學案例分析:在特殊句型中引導學生觀察近義詞匯的使用方法,進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并以創造性思維運用詞匯的使用方式,進行造句聯想和口語聯想,以便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改善評價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傳統的評價方式過于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將英語課程設計為具備統一答案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方式對學生學習英語聯系實際較為不利。正視學生的英語能力,需要從實用性的角度上分析,在日常練習中多與學生口語對話,并在練習中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計劃出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方案。并通過鼓勵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其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案例3:在everyday English的英語課程中,教師可以設置daily report等類似問題,如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o is on duty today;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weekend.
教學案例分析:在一系列問題中,引導學生自行尋找答案,并用英語句式進行表達和闡述,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問時,可能出現反應不及時或者詞匯用法不得當等情況,然而教師應當以鼓勵學生的自信為前提,無論學生做出何種回答,都可以進行一定的鼓勵,如果存在嚴重的語法問題,教師也可以進行引導。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也可以針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三、結語
通過以上教學案例分析,結合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的全新要求,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創建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中練習詞匯和語法的具體應用。其次,在同義詞練習中根據特殊句型,引導學生掌握詞語的使用方法,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在評價方法上,也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其學習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羅金,謝邦秀.基于學生充分預習和自主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第一次課(閱讀課)課堂教學案例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3):16-18.
[2]方毅慧,潘春雷.新課標視角下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反思的內容和途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05):42-44.
作者簡介:
鄧青恩(1986.06—),女,漢,貫籍:廣西欽州市靈山縣,本科,中學十二級,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單位:廣西靈山縣靈城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