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萍
摘要:改制的現代化企業要想從根本上改變企業困境、適應市場競爭,就必須在人力資源方面下功夫,在人力資源配備、人力資源培訓和人才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短期、中期、長期的規劃,確保企業發展始終具備現代化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活力和動力。
關鍵詞:企業改制;人力資源管理;對策建議
一、人員引進與配備
企業發展人才的配備方面,應根據企業發展的戰略、企業發展的規劃、企業經營的范圍、企業生產所需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引進人才,確保新企業有活力,為企業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打下夯實的人才基礎。積極引進專業管理人員。目前,大多數需要改制的公司管理人員較少,而且知識比較陳舊,對于現代企業管理科學與實踐掌握非常有限,因此不利于快速、科學、可持續發展。相關專業的本科、碩士、博士學位培養已多年,備有一批專業技術知識和專業能力的管理人才。改制的公司可以通過公開招聘、獵頭公司等引入高層管理人員,快速有效地發展公司。將大學畢業生的招聘和培訓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為了保持企業發展的活力,需要不斷增加新鮮血液,我國高等教育從1999年開始招生改革,每年畢業生人數增加數量巨大,需要改制公司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薪資優勢,吸引大學畢業生以此保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活力和梯隊建設促進企業發展,培養自己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突出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不拘一格的放在領導崗位和管理崗位上使用。選擇中、高職院校畢業生。目前,企業在招聘和使用員工時普遍強調學歷,忽視了實際工作能力,常常招聘到大學畢業生都是知名大學的畢業生,但畢業生的能力很低。與此同時,目前高等職業和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受職業教育專業影響其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相對于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更有優勢。因此,我們應該改變人才的引進和選拔思想,積極選擇、引進高職業高校和中學畢業生為HY公司發展服務。
二、建立人員培訓規劃
企業人員培訓計劃的目,一是為了企業發展服務,能夠適應多種崗位;二是通過內部能力挖掘,使企業員工能夠實現自身價值;三是人員培訓計劃為企業員工提供了學習和提高的平臺,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前置程序,人員培訓為下一步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制定了目標、原則和方法。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應將企業內部人員培訓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部門培訓及專業技術能力培訓的開展都應以此為依據。企業人員培訓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實現企業內部人員的自給自足,提升企業生產效率,二是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梯隊化和規范化,三是提高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四是為企業員工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平臺。在人員培訓的原則上,一是要體現人力資源保障原則,二是人力資源培訓的內容、方式、方法、時間等方面要與企業內外部環境相適應,三是人力資源培訓的計劃要與企業發展的整體戰略目標相適應,四是培訓的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度計劃等要有系統性,五是培訓的內容要有能級層序性,即根據不同能力的人,應安排在企業內部或者外部進行不同內容的培訓,避免千篇一律的大范圍培訓,缺乏針對性,六是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企業人員培訓計劃要為企業發展服務,同時也要考慮到員工的實際需求,真正達到企業與員工協同發展。
三、做好人才發展規劃
人才發展規劃,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石,制定人才發展規劃的目的,一是確保人才不斷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確保公司每個職位在出現職務、崗位變動、退休、辭職等情況時,該崗位能夠有能力相應的人才接續,二是完成崗位的順利交接,保證后續接任崗位的員工有能力順利接續空缺崗位的職責和工作任務,三是形成良好的人才氛圍,確保企業始終有可用人才,有一定的人才儲備。制定人才發展規劃的原則,一是要專注于企業發展,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具有彈性,更多的體現出是一種人才儲備,而非簡單的確定空缺崗位進行特定化培訓。二是關鍵崗位重點培養,對于企業發展中的關鍵崗位應在總體培訓計劃和專業培訓計劃中予以重點實施加以培養,這樣能夠有較為充足的人才儲配,為企業不斷發展提供活力和動力。三是定期進行考核,定期考核不單是考核企業員工的能力,也是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制定的培訓計劃的效果進行評估和考核,通過考核能夠充分了解哪些員工更努力、更有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備了更好更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四是保持靈活性,對于企業人才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員工的自身特點、能力,不拘泥于一個崗位、一個職位,而是應當動態的去培訓人員,使企業員工發揮其最大的能力為企業發展服務。就需要改制的公司而言,在企業人才發展規劃中應從兩個大的方面入手,一是新員工的發展計劃,對于轉型改制的公司而言,其企業的影響力、競爭力、號召力都十分有限,對于新加盟的員工而言,為其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使員工真正熱愛這個企業、熱愛這份工作,熱愛這個崗位,是改制公司首要解決的問題,在發展計劃中,應體現努力與個人收益成正比的指導思想,付出的多收獲的也多,是發展規劃中要明確體現出來的指導思想,在具體內容上,在激勵機制制定、崗位晉升、薪酬變化、福利待遇、社會保險等方面要體現出階梯性變化,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客觀、公平、公正、公開,保證每個職工真正有歸屬感、責任感。二是對于老員工的發展計劃,從原企業到新的股份制公司,企業所保留下的老員工通常多為專業技術人員,對于這些市場難求的技術工人,在個人發展中,企業應加大感情投入,同時在薪酬、福利、個人待遇等方面有所傾斜,使老員工發揚“傳幫帶”的作用,為企業不斷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為企業順利進入市場,在市場經濟環境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發揮自身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