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摘 要:固定資產對一個國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和具有重大意義。固定資產是國有企業的主要資產,是任何資產都不可取代的主要生產資料。因此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是至關重要的,關系到企業的成敗興衰,所以必須高度重視。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一年以上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固定資產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更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因而固定資產的管理一直是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關鍵詞:固定資產 國有企業 固定資產管理 存在問題
一、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企業員工對固定資產的責任感不強
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部分為國投項目,部分為半國投半自籌,部分為自籌購置。企業員工認為設備為企業所有,跟自身沒有太大關系,我只負責使用,至于設備的損壞、維護、保養的責任感不強,所以致使設備使用壽命的縮短,造成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浪費。
2、國有企業管理觀念、管理模式老化
國有企業管理管理老化,不能與時俱進,積極吸納現代管理觀念,缺乏創新,管理層重視短期效益,忽略長遠效益,大局觀不強,不夠重視資產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缺少配套企業管理制度,管理模式老化,與快速發展的企業效益不相適應
3、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不到位
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應該做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但由于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以及價值管理是分屬于不同的部門的,在賬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資產變化往往不全面,不能夠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各種變化,在這種管理狀況之下,國有企業很容易出現帳物不符的現象,固定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得不到保證,賬目的真實性也難以保障。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時,設備臺帳與財務賬目的脫節風險較大,在監督上也很可能出現缺失,容易導致固定資產的流失。
4、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購置制度不健全,決策分析不周全
由于固定資產購置制度的不健全,固定資產的購置往往沒有具體分析做出詳細的計劃,缺乏周密的設備參數,技術性能指標為依據,致使購置的設備閑置或生產效率低。由于購置制度的不健全造成設備購置的前期、中期、后期分管的部門互相推諉,互不承擔責任,致使設備購置的延期,影響生產,減少效益。由于購置制度的不健全,為了完成某一個項目而采購的固定資產,具體的實用性不強,之后的生產使用頻率低
5、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后期處置不科學。
固定資產的后期處置主要是指對企業當中的閑置資產以及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置以及拍賣,在現今的國有企業當中,這部分固定資產的價值往往被低估,主要的資產流失現象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在固定資產的拍賣過程中,拍賣的競買人與拍賣人、競買人與競買人之間出現惡意串通的狀況,壓價、霸市現象致使資產流失;二是有的固定資產沒有經過評估備案,或者出現了越權處置以及壓低評估價的現象,導致資產的流失;三是使用單位在進行設備報廢時,沒有保持報廢設備的完整性,致使設備的評估與實際資產的處置出現偏差,造成資產流失;四是決策失誤,這種狀況一般是導致資產隱性流失的主要原因,影響也較大。
二、有效的解決辦法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時俱進革除舊有的不合理制度,不斷加強各層級管理是有效的措施。
1. 固定資產管理員就是為了更好的管好用好單位的固定資產,維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固定資產流失,而特別設立的崗位。
資產管理員崗位職責一、 正確運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按系統設定權限規范地履行職責,運用《恩騰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條碼跟蹤現代技術手段管理固定資產,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
2.參加固定資產管理知識培訓和學習,熟悉固定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單位的規章制度,獨立完成系統操作、充分利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系統數據為固定資產的購置、調撥、處置服務。
3.負責新購固定資產登記工作,對驗收合格的設備在3個工作日內在系統中增加和提交信息,并到歸口部門辦理簽字手續。
4. 本單位人員調出時,及時辦理交接手續,并在3個工作日內在系統中進行變動或輸出變動報告
5. 每年一次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必須做到張帳、卡、物相符。
6. 保留每年完整的固定資產設備明細帳目和卡片,建立本單位專用設備檔案,配合學校和歸口單位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行檢查。
7.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保管、使用、借用等管理制度,管好用好資產設備,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8. 資產管理員有權對本單位的資產設備隨時進行檢查、監督和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問題。
參考文獻:
[1] 魏一. 企業管理創新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 科學與管理, 2003,(1)
[2] 祝榮貴. 固定資產清理的核算[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19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