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科技與教育處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新聞宣傳中心
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專題研討班開班孫景淼出席開班式并講話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科技與教育處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新聞宣傳中心
7月25日下午,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專題研討班在浙江省委黨校倉前校區開班,浙江省副省長孫景淼出席開班式并講話。浙江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鐵雄,浙江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陸發桃,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蔣珍貴出席,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趙雄文主持。
本次研討班參加對象為各縣(市、區)政府分管國土資源工作的領導,設區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研討班采取領導報告、專家輔導、研討交流等形式,重點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精神,研討如何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提高地質災害防治風險能力等內容。
孫景淼副省長指出,國土資源工作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在黨委、政府工作布局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到了現階段,浙江土地資源已經越來越緊缺,越緊缺就越重要,國土資源工作已經成為政府調控經濟、改善民生、引領發展的重要手段。領導重視、各方關注,同時對國土資源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我們具體從事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同志們,一定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樹立新理念,采取新舉措,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孫景淼副省長強調,現階段抓國土資源工作,要強化五大理念。一是要強化保護為先的理念。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耕地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精神,帶著保護耕地的強烈意識做好國土資源工作,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嚴肅責任,要嚴守紅線,嚴控用途,嚴格執法。二是要強化節約集約的理念。要節約優先,先用存量土地、盤活存量土地,嚴格控制增量土地,實行土地利用總量控制。要注重效率,深入實施畝產倍增行動計劃,促進土地節約和優化配置,以更少的土地資源消耗支撐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要精準配置,既要在區位上、數量上做到精準配置,又要在項目進度上做到精準配置。三是要強化科學保障的理念。要服務大局,圍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主動研究政策措施,確保重大項目及時落地。要保障重點,統籌安排各類用地計劃指標,重點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民生等項目用地,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符合先進生產力要求、符合綠色發展轉型發展要求的項目用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群眾增收的項目用地。要引領發展,以優化土地供給結構為抓手,引領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要占補平衡,充分挖掘墾造耕地潛力,組織實施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四是要強化務實改革的理念。要把好方向,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以服務大局、發展先進生產力、改善民生為主要方向,積極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國土資源要素配置改革和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要堅守底線,堅持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不動搖,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產能力不削弱、農民利益不受損四條底線。要狠抓推進,對既定的改革任務要堅決推進,抓好落實;對一些成熟的改革試點要及時規范提升,轉為常態化工作。要解決問題,針對基層和群眾的呼聲,通過改革的辦法予以破解、推進。五是要強化融合發展的理念。國土資源工作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而是牽涉面很廣、很綜合的工作,更加要注重與相關方面的融合。要政策融合,發揮土地、戶籍、財稅、社保、金融等相關政策制度的集聚效應。要多規融合,注重不同行政區劃之間的規劃銜接,做好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發展、村鎮建設、交通、水利、生態等相關規劃的銜接和融合。要部門融合,加強溝通協調,實現互補共贏、共建共享。

陳鐵雄廳長在省委黨校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專題研討班上,與參訓的各市、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和11個設區市國土資源局局長一起,圍繞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進行了研討交流。
陳鐵雄廳長從浙江省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出發,分析了當前國土資源管理存在的發展方式亟待轉變、體制性障礙亟待消除、結構性矛盾亟待化解等問題。
陳鐵雄廳長強調,面對上述問題和挑戰,要加快“三個轉變”:要樹立資源管理新理念,從注重增量、追求規模向注重存量、更加重視質量和效率轉變;要轉變資源利用新方式,從需求側粗放增長模式向供給側集約發展模式轉變;要明確國土資源工作新任務,在繼續完善城鎮用地制度的基礎上將管理重心向農村轉移。要堅持“五多五少”:多動存量盤活腦筋,少做增量擴張文章,推動土地利用方式轉變;多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少使用行政直接配置手段,促進土地和礦產資源利用結構優化;多在山坡地上挖潛力,少在耕地上搞建設,推動土地利用方向轉變;多強化監管服務,少一些具體審批,推動國土資源管理方式轉變;多來些“大合唱”,少一些“獨角戲”,形成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合力。
最后陳鐵雄廳長指出,各位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是浙江省國土資源管理在基層的骨干力量和關鍵所在。大家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牢固樹立法制意識,做到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做到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牢固樹立紀律意識,做到嚴于律己、嚴以用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