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百蓮
【內容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偶發性事件。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切實加強對其的利用,實現生成性教學,才能在意外生成的同時綻放精彩。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就從生成性教學概述入手,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做好生成性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 生成性教學 意外 精彩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只有打造精彩、高效的課堂,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成性教學的提出,與預設性的教學有著較大的區別,其具有諸多偶發性,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隨機應變,并抓住這些偶發性的事件,成為教學的資源,將意外生成的事件打造成精彩的課堂。
一、生成性教學的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生成性的教學提出是對教學理念的創新,在生成性教學中,更加注重師生之間互動,打造動態生成的課堂。但是生成性教學一般都是對預設性教學的轉變,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生成性教學,是整個課堂中出現的偶發性事件,考驗的是教師的智慧和應變能力。尤其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科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基礎不牢,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結合偶發性事件針對性的進行應急處理,才能更好地將課堂上的意外生成事件成為整個教學中的精彩①。
二、生成性教學實施的對策分析
1.以變治變,順利實施
由于生成性教學不能預設,若采用預設的生成性教學,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與真正意義上的生成性教學存在較大的區別。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是的偶發性事件。所以偶發性事件的突變性與偶然性較強,同時不易控制,具有多樣性。尤其是在課堂上中,難免會被偶發事件打斷,若教師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就會對課堂帶來干擾。所以需要我們以變治變,才能更好地確保課堂教學得到順利的實施。例如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教師有時候由于準備不足,或者操作錯誤,導致所播放的內容與所學的教學內容缺乏任何關聯。此外看似一些沒有關聯的情況,有時候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所播放的內容為歌曲,并非聽力內容時,就可以找出歌曲內容和聽力內容之間的關聯,最終達到因勢利導和借題發揮的目的。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訓練be going to do這個句型結構的聽力訓練時,由于將聽力按鍵按成調頻軟件,在多媒體播放終端中播放了一首歌曲《童年》。筆者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說出聽到的是什么?再引導其思考我們在童年中做了哪些游戲,得出一系列的句型,同樣能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②。
2.動態利用,巧妙處理
在教學中,除了一些不可預料的偶發性事件外,還會存在一些偶發事件。尤其是一些干擾課堂的情況。若不制止,又影響其學習效果,若及時制止,又影響課堂教學進度,打擾其他學生的學習思路。所以對于這些行為,我們可以動態的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并更好地為英語課堂教學服務。例如在教學有關現在進行時的知識,一些學生在下面偷看故事書和玩手機的情況經常會存在。此時教師就可以與其同桌或者周邊的學生進行交流。比如A學生在偷看課外書籍,教師可以與其前面的學生B進行對話,此時一般學生A就會察覺而參與到學習之中。但是有時候并沒有引起警覺,教師可以與這個學生進行英語對話,主要討論學生A在干什么,當引起注意之后,再和學生A進行英語對話。
通過簡短的對話,巧妙的處理突發事件,同時還能保護學生A的自尊。這個突發性事件,雖然對課堂沒有影響,但是對學生帶來了影響,再結合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利用真實的語境實施綜合性口語交際,在促進問題處理的同時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
3.善于轉變,注重實踐
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必須與實踐之間進行緊密的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些錯誤有的甚至是真實的,所以教師需要及時的轉變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在捕捉錯誤的資源中得到發展。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需要意識到,不管是自身還是學生的錯誤,都可以在今后的實踐中出現,所以必須通過發現錯誤和糾正錯誤達到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以及增強實踐體驗的過程。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粗心大意,出現一些明顯的錯誤,當學生提出來之后,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質疑,再通過質疑和發現,直到最后處理問題。但是教師需要在學生面前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要說是專門為了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學生也是如此,在出現錯誤之后應加強對其的鼓勵,主動的找出并解決問題,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有關時態結構的內容時,我們的學生要么是忘記動詞Be,要么就是忘記Be后面的ing的形式。所以需要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及時的捕捉錯誤,并要求學生善于發現自己和對方的錯誤,才能更好地將錯誤的教學價值發揮出來,達到良好的實施二次開發教學資源③。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生成性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對其意外生成資源的利用,借助現代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采取針對性的方式方法,盡可能地強化對其的處理,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注釋】
① 程良宏、孟凡麗. 生成性教學:作為教學哲學的機理結構與內在理據[J]. 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9):73-79.
② 余宏亮. 生成性教學:知識觀超越與方法論轉向[J]. 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9):80-87.
③ 章秋桂. 初中英語生成性動態教學資源的捕捉和巧用[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09):96-97.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