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義
【摘要】目的 對醫學檢驗過程中存在的誤差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方法 隨機選擇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醫學檢驗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和掌握誘發誤差的原因,為制定應對策略提供一定的參考。結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47例檢驗結果存在誤差,其誤差率為11.75,其中21例由于標本原因引起、15例由于設備操作及試劑引起、11例由于人為原因引起。結論 在對患者進行醫學檢驗過程中,要對患者的病情特點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對可能出現的誤差原因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患者后期的治療及康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醫學檢驗;誤差原因;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8..02
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過程中,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高低將會直接決定疾病診斷結果的準確與否。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疾病的確診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檢測數據,以便對患者作出準確的判定和治療。然而,在進行醫學檢驗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影響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給予解決,確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了醫學檢驗。其中男231例,女169例,年齡14~79歲,平均(49.2±1.5)歲。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醫學檢驗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和掌握誘發誤差的原因,為制定應對策略提供一定的參考,以更好的提高醫院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 結 果
通過系統性的調查和統計發現,所有患者中有47例檢驗結果存在誤差,其誤差率為11.75。其中21例由于標本原因引起、15例由于設備操作及試劑引起、11例由于人為原因引起。
3 討 論
由于臨床檢驗工作對于患者疾病的確診、治療及預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各大醫院、各個科室都引入了先進的檢驗技術和儀器設備,明確了檢驗的規范和流程,從而為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醫學檢驗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檢驗結果出現或大或小的誤差,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下面將會對醫學檢驗過程中常見的誤差誘因進行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更好的降低檢驗結果的誤差率,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為患者的后期治療及康復提供保障。
3.1 醫學檢驗中標本原因誘發的誤差及應對策略
通過對患者的臨床醫學檢驗資料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大量誤差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樣品采集不符合檢驗標準、樣品采集操作不當導致的,從而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在患者進行輸液的手臂進行血液采集時,所得到的血液標本已經被輸入的液體所稀釋,從而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標本采集的治療,現代臨床醫學檢驗科室開始著手制定與標本采集、保存、運輸及檢驗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并對現有的一些操作規程進行優化和完善。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明確操作過程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明確標本采集的相關注意事項,同時要求標本采集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從而避免由于標本不合格而影響其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2 設備操作及試劑原因誘發的誤差及應對策略
在醫學檢驗過程中,引入自動化檢驗儀器設備不僅可以提高檢驗工作的效率,而且還能有效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由于設備使用頻率、使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往往需要在檢驗設備工作一段時間后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校驗,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以確保設備檢驗的準確度,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在醫學檢驗過程中,對于設備操作、校驗等因素引起的檢驗誤差,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系統、完善的設備操作規程和標準,并根據不同設備操作要求、相關注意事項來優化和完善檢驗設備操作標準管理體系,并要求操作人員嚴格按照各個環節的規范和標準來對一起設備進行操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設備精度校驗及設備操作誤差等原因而導致的檢驗誤差。同時,還需要根據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情況來制定好檢驗設備的定期保養和維修流程,一般每日、每周、每月都需要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來對其進行保養,從而確保儀器設備的高效運行,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在臨床醫學檢驗過程中,對于試劑的選擇和使用也是引起檢驗誤差的主要原因,如更換試劑過程中未嚴格按照不同批號、不同試劑使用要求來對其進行校驗,而且試劑的使用也未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這些都有可能引發檢驗誤差。此時,就需要臨床檢驗科室完善試劑使用標準,并委派專業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從而有效避免臨床醫學檢驗誤差的出現,確保檢驗結果的真實、可靠。
3.3 人為原因誘發的誤差及應對策略
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檢驗過程中,大部分的檢驗誤差都是由于操作人員或患者自身原因導致的。通過對檢驗結果進行全面、系統的復核往往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工作人員操作原因引起的誤差,但是實際工作內容比較繁重,很少有時間對其進行復核,致使誤差的發生無法有效的避免。相關調查與統計發現,細心、耐心、嚴謹的工作態度往往是確保檢驗人員操作準確的關鍵。因此醫院部門要對醫學檢驗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教育,使他們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與醫學檢驗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定期對檢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原因進行分析,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檢驗人員更好的發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而且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責任性,提高他們對可能引起誤差原因的注意,從根本上來降低由于人為原因引起的檢驗誤差。
3.4 完善醫學檢驗科室管理體系
對于醫學檢驗科室,具備一個完善的醫學檢驗科室管理體系至關重要,其是預防各類誤差發生的關鍵。通過對臨床醫學檢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原因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加強科室管理力度,使他們對各類誤差原因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避免類似誤差再次發生。根據檢驗內容需求來對相關的規程進行優化和補充,并根據誤差原因來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該過程中一般需要對醫學檢驗工作的特殊性給予全方位的考慮,同時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加強監督和管理的力度,并通過崗位職責的優化和完善來保證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還需要根據醫學檢驗科室的基本職能和特點,明確檢驗工作的基本內容、流程和具體職責,并將其落實到每一位人員身上,而且各科室的管理者要對下屬員工的工作質量進行復核與監督,并承擔相應的責任。此外,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構建崗位職責評測體系,定期對檢驗崗位人員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從而有效改善檢驗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總之,在現代醫療體系中,醫學檢驗已經逐漸發展成為臨床醫師確診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療防范的依據。但是在實際檢驗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誤差,此時就需要對誤差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并為其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實現對檢驗誤差的有效控制。同時,還需要對標本采集、設備操作及試劑、人為原因等可能誘發檢驗誤差的因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醫學檢驗工作效率,而且還能降低檢驗誤差的發生。此外,檢驗科室還需要明確每一個崗位的基本職責,完善崗位操作流程和標準,從而為臨床檢驗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立珍.關于醫學檢驗中誤差的原因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8(3):73-74.
[2] 楊旭寧,呂曉靜,杜雁雁.醫學檢驗中誤差的原因及應對策略分析[J].臨床研究,2016,11(3):181-182.
[3] 陳 微.論醫學檢驗中誤差的原因及應對策略[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6):47-48.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