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誼誼
摘 要:微課是指以學科知識點為教學目標,以微視頻為教學載體開展的簡短而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更加直觀,更有趣味性。由于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枯燥、乏味的特點,而利用微課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論等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追捧。文章主要探究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一、課前,引導預習新知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可以令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為了使預習效果達到最佳,教師通常會采用發放預習提綱、預習學案等方式,然而這種紙面的傳統輔助手段,無法很好地激發出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微課的出現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通過提前選擇或制作與下節數學課堂相關的微視頻,然后直接利用互聯網傳給學生,或者上傳到互聯網平臺中讓學生自行下載觀看。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在課前選擇了一個簡短的微視頻,其視頻內容主要是關于用字母表示數的相關理論、注意問題,以及部分例題的實際分析與解答,然后再通過網絡傳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就有針對性、自主性地學習。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該課程的預先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詳細了解“用字母表示數”這一課程的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與難點,通過師生間的信息交流與反饋,使教師在課堂中能更加有側重點地進行問題的講解,以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課中,激發數學思維
1.用于重難點突破
數學知識普遍具有邏輯性、抽象性強的特點,由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知識面偏窄、思維能力較弱,對數學教學中部分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知識點難以理解與掌握。而微課視頻具有主題突出、直觀性強的特點,通過視頻能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原理推導、試題演算,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實現對教學重難點知識的突破。
2.用于課堂練習鞏固
長期以來,學生的課堂練習鞏固,主要是由教師通過教材課后練習題或黑板書寫例題展示給學生,然而這種方式的直觀性不強,也無法很好地激發出學生對例題練習與演算的興趣。而利用微課教學,不僅能通過微視頻直觀呈現出經典例題,而且有助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式學習與自主式學習,以實現課堂練習鞏固的優化。
例如,在教學“小數除以整數”時,筆者在課堂的練習鞏固階段,就通過一個簡單的微視頻向學生展示了兩個經典例題,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去進行例題的分析與解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激發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而且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的“小數除以整數”知識,能當堂消化、當堂理解,在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的同時,也為學生的課外作業、課后復習做好準備。
三、課后,拓展學習實踐
除課前預習、課堂講學以外,微課還可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后學習。針對當前許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靈活應用能力、實踐應用能力較差的現狀,有必要通過微課教學,在課后向學生布置相關的拓展性學習活動,以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筆者在課后階段,圍繞微視頻內容,還向學生布置了相關的拓展性學習活動,如讓學生選擇某一城市地圖,對城市地圖的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通過課后拓展學習,不僅使學生強化了記憶、鞏固了知識點,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數學微課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同時也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微課教學作為傳統教學的輔助手段,通過微課將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拓展進行有機整合,能夠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使學生逐漸愛上數學。所以,在日常學習中,教師應該將傳統教學與微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 瑩.分析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1):168.
[2]姜羽秋.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