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男
摘 要: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氣質。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鋼琴教學當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來源于西方,練習曲目、教材教輔用書、教學方法等也大多以西方為主。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容易產生“重洋輕中”的錯誤觀念。因此,作為高校鋼琴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開展鋼琴教學主要是為了推動中國特色鋼琴音樂文化的發展,將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傳播出去,提高民族文化推廣度。文章主要通過介紹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教學中的現狀,然后提出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高校;鋼琴教學
一、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現狀
1.關于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有待提升
鋼琴是西方樂器,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長,加上鋼琴教學在我國發展的前期,大多采用西方教學手段、方法等。西方成名曲相對而言也比較多。學生對于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了解比較淺薄。學習氛圍也不是很濃。相對而言,西方鋼琴發展已經較為完善,取得的成就尤為明顯。因此,在開展鋼琴教學時,很多學生會下意識忽略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而目前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依然以西方鋼琴作品為主,學生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不全面。同時,由于很多學生學習鋼琴的時間并不長,自身對鋼琴的接觸面相對而言比較狹窄,鋼琴學習觀念有待形成,不利于民族民間音樂在鋼琴教學當中的普及。
2.高校鋼琴教學體系有待完善
由于鋼琴起源于西方,相對而言西方的鋼琴教學體系較為完善。因此,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受西方教學體系影響嚴重,出現了“洋重中輕”的現象。加上鋼琴教學在我國發展的時間相對而言比較短,我國鋼琴成名作品也比較少,發展仍有不足。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國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民族音樂改編的鋼琴曲,如《茉莉花》《梅花三弄》等,但是由于作品創作手法上的限制,這種改編情況不容樂觀。尤其對高校鋼琴教學而言,完善教學體系,從而加大民族民間音樂的普及尤為重要。
3.民族民間音樂的教學內容較少
雖然鋼琴在我國發展比較迅速,但是,由于發展時間不長,我國優秀且流傳廣的鋼琴曲目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少。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教師選取的教學內容普遍來源于西方。而我國目前自創的鋼琴曲目完全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尤其在民族民間音樂當中,由于民族民間音樂與鋼琴曲目風格不能完全契合,導致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教學內容較少,不利于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和流傳。
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加強民族意識,提升民族民間音樂地位
民族民間音樂濃縮了民族精神和文化,是體現民族魅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民族民間音樂與鋼琴教學風格不同,因此,民族民間音樂與高校鋼琴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想要加強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的應用,教師首先應該加強高校學生的民族意識,提升民族民間音樂的地位。教師可以在開展鋼琴教學的前期,為學生播放比較出名且傳頌度比較高的民族民間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從而有效的領會到民族民間音樂的魅力。通過這種方式,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也能夠奠定良好的應用基礎。其次,想要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應用民族音樂,教師必須具備豐厚的民族民間鋼琴音樂知識,同時個人的民族意識也要比較強烈,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民族意識,讓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當中充分的應用起來。第三,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民族民間音樂充分融合到其中,同時安排比較簡單的曲目讓學生練習,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完善鋼琴教材結構,有序推進民族化鋼琴教育
目前,我國大多數鋼琴教材內容來源于西方國家,而真正屬于我國的專業鋼琴教材數量少、種類雜亂、結構松散,完全無法滿足高校鋼琴教學的需求。想要讓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被充分應用。除了加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外,完善鋼琴教材結構,在鋼琴教材當中加入更多民族民間音樂,對民族化鋼琴教育的推進而言,意義重大。需要注意的是,在編寫鋼琴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鋼琴作品的表現形式與內容,加強教材的分類,提高我國鋼琴教材質量,完善教材體系。同時鼓勵我國鋼琴作曲家創作出更多的民族化曲目,推動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的應用。
3.改變傳統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鋼琴來源于西方,在我國發展的時間不長。人們很容易形成“重洋輕中”的理念。在傳統鋼琴教學體系當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中國鋼琴作品的重視程度都不高。高校開展鋼琴教學時,課堂教學內容往往均來源于西方。這種現象十分不利于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的運用。想要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更多的體現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就必須將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材當中的比例增加,使其成為重要的教學材料。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專門開設一些關于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課程,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民族民間鋼琴音樂的魅力。教師還可以在開展民族民間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充分介紹民族民間鋼琴音樂創造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在進行鋼琴曲目訓練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必須演奏固定量的民族民間鋼琴樂曲,并將演奏過程當成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一部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管什么學習,只要提高了自身興趣,才能夠更好地堅持下去。因此,想要將民族民間音樂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當中,教師必須提高學生學習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民族民間音樂的魅力,從而加深民族民間音樂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引進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我國部分由民族民間音樂改編的鋼琴作品,同時給學生展示原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兩種音樂之間不同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作品的好奇心,增強探索欲望。同時,教師還可以就同一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為學生展示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濃縮,對于弘揚民族文化、發揚民族精神而言尤為重要。將民族民間音樂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當中,能夠更好地弘揚民族民間音樂,讓鋼琴教學民族化。因此,想要更好地將民族民間音樂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當中。首先應該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民族意識。其次完善鋼琴教材結構,更好地推動鋼琴民族化進程。第三改變傳統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內容,最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民族音樂。只有這樣,民族民間音樂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廣。
參考文獻:
[1]陸晨曦.我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4(24).
[2]王 萌.高校鋼琴教學之民族民間音樂探究[J].戲劇之家,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