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泉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從哲學的教學而言,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必然會伴隨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方能使人才的素質符合當前國家和社會的需要。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加和諧,教師意識到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都希望在語文教學中做到精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輕松學到書本知識,展現個性,提高創新能力,成為新世紀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應當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都應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切以學生為基礎,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興趣培養,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主體,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平臺,教學環境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心情,決定了教師、學生對教學活動的感官感受和心理感受,對教學活動影響很大,所以要想把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就必須總結經驗教訓,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以一個輕松的身心狀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愈是放松,愈是能夠增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學效果也就愈好。一方面,教師硬件環境要布置得大方得體,符合學生特點,低年級的學生,桌椅可以采取藝術性的方式予以排列,如圓桌會議式、兩邊分列式等,可以增加適當墻繪。高年級的學生桌椅擺放則應該規整有序、地面和墻面衛生整潔等。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用詼諧的表達方式來講課,把枯燥無味的語文知識通過愉悅的方式講述給學生。
三、建設特色校園文化
所謂校園文化,即“學校在教學管理各個環節及整個教育過程中積淀而形成具有本校校情特色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和文化傳統”。建設特色的校園文化是素質教育推進的一項重要工程,是學校極具特色的軟實力。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化水準、師德素養在校園精神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學校要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辦學底蘊、物質條件和師資力量等校情,來定位校園精神文化。要全面考查學校的發展歷程,定位好學校的發展方向,用精練的文字把精神文化提煉出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小學校園文化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延伸,就這個角度來看,我相信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還是認可的,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從人生的基礎階段就接受人文氣息的熏陶,培養濃厚的人文情懷。從教師角度而言,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的作用,以素質教育和本校精神文化為目標,充分施展自己的專業技能,把素質教育的內容創造性地融合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各個知識點,以此才能處處滲透素質教育的理念,實現國家教育改革的“戰略主題”。
四、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的重要構成部分,師生關系直接決定了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默契程度,也決定了教學活動的進度、走向和最終效果,因此要把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基礎保障。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根深蒂固的尊師重道觀念影響深遠,教師理所應當地認為在課堂上應擺出一副不近人情的樣子,應板著臉,對學生冷言冷語,甚至是嚴詞相向。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管理者,而學生則是參與者,是被管理者,二者之間就出現了管理中的矛盾站位。緊張的師生關系,難免會影響有序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要把教學改革落到實處,改革創新,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在改善師生關系上下工夫,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方面,肯定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充當新課改提出的輔助者、引導者的角色,多向學生提出類似“你認為該怎么辦”等這樣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放下姿態,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既關心學習,更關心生活,做學生的忘年交。
五、要著眼于語文的廣泛延伸性,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
語文的廣泛推廣,不僅局限于課堂和課本,還可以擴展到社會生活和語言實踐的研究中。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思維還是想象,都必須有豐富的情感材料作為表現?!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綜合素質的基本理念,這是語文教育改革深化的產物。提高語文綜合素質,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不懈追求。因此,要學好漢語,必須以豐富的文化積淀為基礎。我們必須樹立崇高的語文教學觀,在課堂上以語文學習為中心,密切關注基礎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學習技能。同時,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開闊閱讀視野。通過泛讀,豐富自己的語言和表現。積極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和語言實踐中學習漢語。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也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并且對于學生的學習產生重大影響。言而總之,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的大膽創新以及實踐,完善教學的方法和豐富教學的內容,將學生作為主體,為實現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碰芬.芻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J].學周刊,2017(06):79-80.
[2]郭艷艷.試論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J].學周刊,2017(06):218-219.
[3]陳光鈺,王雙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01):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