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凡++張言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如何培養優秀的人才是我們教育者必須去思考和研究的首要問題。沈陽工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國際化本科ISEC項目實施以來,其專業本身產生了巨大的變革。ISEC項目是一種新型的國際化辦學模式,與傳統的“2+2”“3+1”國際班不同,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教學成果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對金融專業的教學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金融專業的教學在不斷的探索中,尋找并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ISEC項目 金融專業 實踐教學
ISEC項目全稱是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它是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牽頭,與國內的本科高校合作開展的國際化本科互認課程。該項目的教學是采用國際化的課程設計,與國內的本科高校教學大綱相結合,通過與國外高校課程相互認證的方式,使學生在國內接受高等教育的時候就已經實現國際化。通過這種模式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能在今后留學中更迅速的適應當地的教育環境。通過ISEC項目金融專業教學,給學生帶來國際化的學習規劃。在國內授課時,進行雙語教學,讓學生在沒有走出國門,就已經到了體驗海外高校學習氛圍充分了解歐美國家的教育特點、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為將來迅速適應美國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引入國際化實踐理念,實現理論與實踐對接
在金融課程設計與安排上,強化師資的實踐性,進而引導學生的的實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金融專業的教育需要及時更新,實現與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相對接,這是做好金融學教育最重要的基礎。而在做好基礎性教學的同時,做好實踐教學是實現對接根本保障。學生在國內先學習兩年,通過英語強化訓練和通識基礎課的學習,幫助他們在后期順利的完成國外學習。在通識基礎課方面,應該基本加強歐美文化等課程學習,通過課程讓學生對語言在內的知識產生興趣,強化學生在人文和社科類科學領域知識的積累。在課程中強調實踐業務技能的傳授,增加金融市場營銷、商務禮儀、商務談判等實踐課程??梢詭椭鷮W生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還能鍛煉外語的口語表達和溝通。在專業基礎課方面,應該把金融專業領域的實際應用作為案例,引導學生用數學、統計、計量等經濟模型來分析解決的金融問題。通過“通識+理論+實踐”課程的模式,重視金融人的入職后訓練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當今的社會經濟在迅速變化,金融專業想要發展,就必須緊跟社會和經濟的變化,來及時調整教學實踐安排,培養國際化的專業人才。
二、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踐
ISEC項目金融專業的實踐過程是多元化的。但是,最為重要的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才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專業知識的學習,進而激發他們對專業知識的興趣。通過明面性思維的培養,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在我國現階段本科教學中,基本是以教材為主,忽略了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而ISEC項目教學打破了傳統模式,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由原來被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思考者和推動者。而教師也不再只是站在講臺解讀教材,而是以引導者的身份,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了解專業前沿資訊、把握專業實時動態。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國家的學生缺乏實踐和創新能力。因此通過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以此進學生實踐專業所學,這才是教育的本根目標。
三、強化實踐師資和雙語教學的建設
實踐教師,即雙師型教師,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通過外出培訓、社會兼職、考取專業方向的職業資格證書等方式,積極推動專職教師轉型。然后,可以聘請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作為長期的實踐指導教師。也可以對專職教師定期分享最新的金融專業方向的信息。對于ISE項目的專業教師和雙語教學的建設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教師的選聘,應該是參加教學工作三年以上,具有教師職稱、國家英語六級(或具備海外留學背景兩年以上)等。二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雙語教學,有全英文的教學大綱、教案、課件等材料。三是考核方式的轉變,教師不應該用一卷定結果的方式,而是通過過程性考核,每一階段來設計考核的標準,階段性連續性的考核學生。形式也可以采用多樣化,結果金融專業特點,在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四、建立ISEC項目金融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
籌建一批完善的教學金融專業實習基地,是ISEC項目金融專業教學的檢驗環節。在校內模擬實踐基礎上,充分實現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東北振興看遼寧,沈陽工學院地處沈撫新城,是由省級直屬領導的經濟開發區。這為沈陽工學院金ISEC項目融專業提供了十分豐富的社會資源,為建立校企合作實習基地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平臺。學生通過在校外基地的實習,能夠把所學的金融專業基本理論和方法運用于企業中去。充分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鞏固和反思專業理論知識的目的。在金融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專業方向的細化,分別與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所謂的專業細分,不再是泛泛培養宏觀的理論全科畢業設計,而是通過訂單式培養,有針對性的塑造專業精準的金融人才。以就業為導向,真正做到開放融合、校企協同。在實踐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根據興趣來做相應的職業規劃,建立良好的機會成本、邊際分析等現代敏銳的金融專業理念。把在課堂上所學的金融知識,在企業實踐過程中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史達.經濟管理類高校雙語教學的目標和實現手段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9):124-126.
[2]李岱霖.ISEC通識課程《普通化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電子制作,2013,(22):88.
[3]錢和平.ISEC項目下微積分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3,(27):189.
[4]朱利陽.ISEC項目實施中高校教師的角色危機與重新定位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2):140-143.
[5]王磊.ISEC通識課程《普通化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廣州華工,2014,(25):188-1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