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銘
摘要 新形勢下社會的發展對藥學服務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服務型”的藥學服務人才,是高職高專院校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從學生,學校兩方面探討培養藥學服務人才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高專院校;藥學服務人才;培養模式
藥學服務,就是藥學人員利用藥學專業知識和工具,向社會公眾(包括藥護人員、病人及其家屬、其他關心用藥的群體等)提供與藥物使用相關的各類服務。藥學服務的宗旨是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改善和提高社會公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藥學服務的概念,在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下,藥學教育以培養研究型、學術型人才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藥學服務的需求逐漸加強。缺少臨床認知、人文關懷和醫學基礎的藥學畢業生很難為消費者提供用藥咨詢、合理用藥指導等,而成為“發藥”與“賣藥”的藥品供應者。為促成更好的藥學服務,應促進“應用型、服務型”的人才出現。新形勢下高職高專的藥學服務人才應該更加注重應用與服務,與基層的社會藥學服務對接。從理論專業教學,實踐(見習,實習)、考試、就業等環節進行模式建立,從而提高專業人才素質和就業質量,保證藥學服務人才的培養成功。
1 藥學服務人才培養的當前形式
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學制三年,相較于本科院校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較短,因此知識的儲備量較少,基礎較差。高職生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自我的控制能力較差,對待學習缺少主動意識,難以形成系統的學習方法,對學習的知識掌握較差,無法形成較好的藥學服務效果。高職學生大多經歷了高考的失敗,在心理上相對于本科生有一定的自卑感。
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上缺少合理性,高職學生在校學習兩年,而大部分的時間在學習化學知識和制劑,這對于藥學服務人才在對患者進行藥學服務時起到的幫助較少,過多的以化學知識學習為主干培養的人才大多為技術型人才。課程較少或過于緊促地安排基礎醫學、臨床知識、社會關系學等,缺少臨床知識與臨床思維,理論知識的堆積,缺少實踐過程,對藥品的評價和選擇能力弱,對患者缺少人文關懷,難以勝任當前的藥學服務工作。急需改變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 藥學服務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設想
2.1 優化課程體系
高職高專生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教學方式應采用開放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在完成相應的基礎教學后,教師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案例情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獨立完成自己對問題的解決方案。培養學生面對問題時能夠較好地找準切入點,形成獨立的思維方式,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在過程中保證教師與學生的思維活躍性,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際的案例分析能夠帶給學生,能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接觸到藥學服務的場景,能夠促進學生對藥學服務知識的理解吸收,并且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在經過多種的藥學服務,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藥學服務是“以人為本”的服務,學生在擁有較好的藥學服務技能的同時,也應該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平時的主流課程中加入人文、心理、倫理的專業課程,開展相關的選修課程。
2.2 完善校內建設
實訓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最后一步,學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實訓基地和實訓流程。學校應邀請行業專業人士,按照基層衛生組織和藥房建立藥學服務實訓基地,包括模擬藥房、用藥咨詢室、倉儲信息管理等。通過實訓基地實訓學生能夠在校內完成用藥指導,用藥咨詢等藥學服務相關工作,為將來進入實習崗位做好銜接。
2.3 校外建設,校企合作
現階段國內還沒有完善的藥學服務實習基地,但為了滿足學生藥學服務的實踐和頂崗實習要求。必須開展校企合作。如開設相應的以企業命名的班級,在平時由學校教師教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邀請企業藥學服務專業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講解實際中的服務技巧和操作。安排學生在長假期間進入企業進行相關的教學實習或者見習。切實體會實際的藥學服務,同時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達到學生與企業的雙贏。如在醫院藥房、醫藥企業、社會藥店等,在實踐中熟悉藥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規格、用量和副作用等。在掌握好藥品信息和用藥原則的前提下,學習如何進行用藥咨詢,培養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學習醫生與患者的溝通技巧以及培養交流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排學生進行臨床學習,讓學生對身體各個部位的疾病有一定的認知,學會分析后用藥,對未來進行藥學服務有較好的幫助。
3 小結
高職高專院校的藥學專業學生作為未來醫療隊伍中的一員。要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藥學服務,包括用藥咨詢、用藥指導等。要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給予人文關懷。對于高職高專院校來說,要培養讓社會滿意的藥學服務人才,需要讓學生在校期間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實踐技能和人文素養。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有穩定的就業輸出,可以更好地投身藥學服務中。
參考文獻
[1] 秦紅兵,熊存全,蔣立英等.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育培養社區藥學服務人才的探索[J].中國藥房,2016(15).
[2] 莫鎮濤.淺談藥學服務人才培養的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6(03).
[3] 陳妍,徐旖旎,陶玲等.“應用型、服務型”藥學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6(04).
(作者單位: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