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啊玲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江蘇 宿遷 223800)
預見性護理措施對手背燒傷手術植皮及術后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郭啊玲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江蘇 宿遷 223800)
目的 探究預見性護理措施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及術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診及治療的60例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給予預見性護理措施,分析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部創面愈合之后的瘢痕指數、平均手指關節的總活動度等臨床指標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3.33%與對照組患者的70.0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術后功能,并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預見性護理;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術后功能;改善作用
手燒傷在臨床的治療中比較常見,而且,因為手背的皮膚相對比較薄,所以,手燒傷患者中以手背燒傷比較多見,并且多數手背燒傷患者的創面常常比較深,而如果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臨床治療不恰當,則極易出現手畸形的情況,嚴重影響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1-2]。本文針對預見性護理措施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及術后功能的改善作用進行研究和分析,具體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所收治的60例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2.34±1.89)歲;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32.36±1.85)歲。所有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及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內容,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所患有疾病的類型與病情的程度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兩組手背深度燒傷患者均實施手術植皮治療,在患者的手背深度燒傷之后的一周之內,對患者的創面實施切削痂植皮手術治療。
并對對照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術前預見性護理:術前,醫護工作人員需對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知識、手術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增加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有效緩解和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害怕等不良心理,進而提高患者對于臨床手術治療的自信心等。
術中預見性護理:因手術所用的刀片較為鋒利,應調整好術中所使用的刀片厚度,以保證所取下的相關皮片均是比較完整的中厚皮,醫護工作人員還需密切關注電凝情況,使其處于比較完好的狀態,進而確保所切削痂創面的止血比較徹底,在對患者的傷口進行包扎之后,醫護工作人員需對包扎是否均勻進行檢查,保證包扎的松緊適宜,并使患者的手指露出。
術后預見性護理:待對患者完成手術植皮之后,醫護工作人員需將患者送回病房,并注意使患者的手保持正確的位置,避免對其進行碰擦等,并密切關注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與進行積極有效的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手部創面愈合之后的瘢痕指數(Scar Index, SI)、平均手指關節的總活動度(Total active movement, TAM)等臨床指標,以及兩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滿意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納入患者的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手部創面愈合之后的瘢痕指數、平均手指關節的總活動度等臨床指標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當患者的手背被深度燒傷之后,需對其進行及時的臨床手術植皮治療,并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進而可以明顯提高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手術植皮治療的成活率[3-5],促使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手背創面得以盡快的愈合,以便對手背深度燒傷患者進行早期的手部相關功能的康復鍛煉等,促使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復[6-8]。
本研究中,實驗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手部創面愈合之后的瘢痕指數、平均手指關節的總活動度等臨床指標分別為(5.14±1.22)、(206±33)°,與對照組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9.68±2.35)、(137±46)°相比,(P<0.05),說明給予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預見性護理措施的效果較佳,可明顯改善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瘢痕情況,提高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手指關節的相關活動功能,有助于手背深度燒傷患者的術后相關功能恢復。
而且,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0.00%,(P<0.05),可以看出,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措施,還可以明顯提高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滿意情況,有助于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存在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圍手術期的護理中給予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明顯提高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患者的手術皮片的成活率,促進患者的相關創面的盡快愈合,并減少患者的手背瘢痕指數,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1] 盧世萍,胡德林.預見性護理措施對手背深度燒傷手術植皮及術后功能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7(07):602-604.
[2] 張 倩,孫 杰,欒玉民,等.綜合康復治療手背深度燒傷中厚皮移植術后的療效[J].中國康復,2012,27(05):340-341.
[3] 張紅霞.手背深度燒傷應用腹部多蒂皮瓣修復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11(15):189-190.
[4] 王 蕓.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手背深度燒傷行中厚皮移植術的臨床價值[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2(01):144-145.
[5] 雷 磊,米增法,孟紅陽,等.橈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手深度燒傷[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02):330.
[6] 蔣章佳,余 毅,楊 磊,等.磨痂術治療深Ⅱ度燒傷療效觀察[J].醫學研究雜志,2014,43(09):130-132.
[7] 宋春紅.手背瘢痕切除后移植皮片下瘢痕增生的超聲檢測分析[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18(01):62-64.
[8] 王 飛,劉 晟,周 波,等.薄型腹壁手套樣皮瓣修復手背Ⅳ度燒傷創面[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49(08):1177-117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644;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2.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