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燕,郭振山
(山西大醫院中心手術室,山西 太原 030032)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優勢與護理的臨床分析
姜 燕,郭振山
(山西大醫院中心手術室,山西 太原 030032)
目的 對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的臨床優勢及護理對策分析。方法 選取在我院2014~2016年接受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治療的患者150例,依照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150例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55±25)min,術中出血量(102±35)mL,術后3天均拔除胸腔引流管,住院時間(7±3)天。其中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偏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偏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能夠降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綜合性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胸腔鏡;小切口開胸術;護理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是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疼痛少、傷口愈合快、并發癥少等特點,安全可靠,圍手術期的護理配合至關重要[1]。本研究給予150例患者行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并實施護理配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2016年在我院接受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的1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齡28~72歲,平均年齡(50.2±6.8)歲。150例患者均行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其中依照患者的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胸腔鏡手術是一項新技術,針對患者及家屬的疑慮和擔憂,護理人員在術前耐心細致地告知該手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患者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提高患者手術治療依從性和治愈信心。術前1d進行訪視,告知患者手術流程及注意事項,及時做好手術準備。②術前輔助檢查:協助患者做好術前檢查,行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肺功能、肝功能、酸堿平衡、電解質等相關檢查。準備胸腔鏡顯示器、攝像機等手術器材,完成攝像頭與胸腔鏡頭的連接,執行無菌操作,保障各項器械功能正常[2]。③呼吸指導:術前加強對患者呼吸功能的訓練,指導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排痰。環境護理,對外部環境要進行護理,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以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對于患者身體的康復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就需要保持病房的寧靜,在夜間盡量少開燈,為患者營造出良好的睡眠環境。
1.2.2 術中護理
①體位配合:取側臥位,將軟墊放置于患者腋下,采用頭架固定上肢,上肢略高于頭部,角度<90°,增寬肋間距,將電極板粘貼于小腿部位,注意肢體接觸手術床的金屬部件,避免造成電灼傷。②手術配合:護士熟悉胸腔鏡手術操作,加強與醫生的配合,為醫生及時提供各階段所需的器械。嚴密觀察顯示器變化,了解手術進程,準確地將內鏡器械等送至手術醫生手中。術中注意胸腔鏡儀器設備的連接和調整,若發生故障及時維修,確保手術順利進行。③術中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的生命體征,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
1.2.3 術后護理
①麻醉配合:術后將患者胸腔引流管與胸腔閉式引流瓶正確連接,行鼓肺排氣并觀察瓶內水注是否有氣泡溢出,若無波動及時告知醫生。②術后呼吸道管理:胸腔鏡手術易導致肺部牽連、肺部感染、呼吸道黏膜損傷等并發癥,術后指導患者深呼吸,協助患者叩背咳痰,鍛煉患者肺部功能,促進肺擴張運動。③引流管的觀察與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引流管的流量、液體顏色等,避免引流管阻塞、扭曲等現象,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④疼痛及康復護理: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護理成員可以由護士和護士長構成。護理人員可以用長海痛尺來評估患者手術之后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發生的時間,還需要及時的總結導致患者手術之后出現疼痛的原因。胸腔鏡手術切口小,疼痛小,若患者出現疼痛及時給予藥物或非藥物干預,減輕患者疼痛。術后指導患者適量活動,幫助患者進行四肢、主軀干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并發癥。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實施統計學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0例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中轉開胸手術,全組無手術死亡,手術平均時間(55±25)min,術中平均出血量(102±35)mL,所有患者術后3天均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住院時間(7±3)天,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發生2例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7%,經處理后痊愈,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則為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偏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是在胸腔鏡輔助下做一個肋間小切口,通過切口撐開肋間,使顯露充分,利用胸腔內微小攝像頭將病變呈現出來,醫生能夠完全檢查和觀察患者胸腔內的情況,有效擴大手術視野,將微小結構放大后方便醫生的手術,手術視野的擴大使手術的范圍縮小,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3]。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在直視下進行操作,更易做到解剖性切除,在胸腔鏡下操作更方便,手術方式更易推廣,由于通過小切口直視下進行操作,手術適應癥明顯擴大。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對護理配合有著特殊的要求,在術前加強心理疏導和教育指導的基礎上,術中注意各項手術器械的配合,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項胸腔鏡手術所需的器材設備運用,加強與醫生的配合,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加強對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的預防干預,加強對患者的康復指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綜上所述,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術的臨床護理配合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縮短治療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 郭靈霞.全胸腔鏡與開胸手術對心臟病患者生活質量一般自我效能及自我接納感對比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 王 霞.胸腔鏡輔助下肺癌根治術與常規開胸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對比及護理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9):1286-1289.
[3] 楊學永,王振國,王韜淵,等.胸腔鏡輔助腋下小切口和傳統開胸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臨床分析[J].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16(05):377-37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8
B
ISSN.2096-2479.2017.12.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