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芳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民醫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全程心理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焦慮及疼痛的影響
吳應芳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民醫院,云南 文山 663000)
目的 分析全程心理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焦慮及疼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到我院行剖宮產的初產婦6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全程心理護理,并對最終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和對比。結果 兩組產婦產后SAS、SDS、VAS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SAS、SDS、VAS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結論 對于剖宮產初產婦來說,采用心理護理的方法,有利于緩解產婦不良情緒,降低疼痛感,該護理模式值得在產科臨床中大力推廣和應用。
心理護理;剖宮產;初產婦;焦慮;疼痛;影響
對于剖宮產的初產婦來說,由于缺乏對剖宮產了解、初次生產及對疼痛感產生害怕等原因,容易產生各種焦慮以及不安等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阻礙了產婦順利生產[1]。為此,給予剖宮產初產婦進行全程心理護理,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產婦精神壓力,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生產。現本文主要分析全程心理護理對產婦焦慮及疼痛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到我院行剖宮產的初產婦6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5.3±1.3)歲;研究組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6.3±1.4)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到我院進行產檢且于我院行剖宮產的產婦、自愿并參與本次調查研究者為本次的納入研究對象范圍;不愿意參加本次調查活動、精神障礙患者、嚴重肝腎臟疾病患者為本次的排除研究對象范圍。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產婦在入院后,醫護人員接待并做好床位安排并向其宣傳健康教育,把剖宮產過程中各種注意事項詳細告知,并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做好迎接生產準備。對于第一產程產婦,護士需要定時測量體溫、血壓以及心率脈搏,注意飲食均衡,保證營養的足夠攝入。對于第二產程產婦,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如有不適合,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對于第三產程產婦,仔細觀察期陰道的出血量及子宮收縮情況。對于娩出后的新生兒要及時清理呼吸道,避免吸入性肺炎現象發生[2]。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研究組全程添加心理護理,在生產前,向產婦詳細講解各種相關生育知識,加強與產婦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她們的內心所需,并對心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針對每位產婦不同特點,給予個性護理。及時消除產婦的不良情緒,告知產婦剖宮產術已經成熟和完善,增加產婦內心的安全感,獲取產婦的信任。在分娩過程中,給予產婦肯定以及鼓勵眼神,必要時可輕握產婦雙手,增加其安全感,鼓勵其深呼吸,盡量放松,提高配合度。告知產婦剖宮術于麻醉下完成,讓其不用太擔心術中的疼痛感。生產后,給予持續的心理護理指導,鼓勵家屬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陪伴,讓產婦感受到溫暖,預防產后抑郁。同時,可指導產婦通過聊天、聽音樂等方式來轉移術后傷口的疼痛感[3]。
1.3 效果評價
護理效果主要從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以疼痛量表(VAS)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詳細記錄有關數據。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獲取的相關數據均使用統計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產后SAS、SDS、VAS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SAS、SDS、VAS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SAS、SDS、VAS評分及疼痛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產婦SAS、SDS、VAS評分及疼痛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SAS SDS VAS對照組 30 45.67±3.7 46.26±2.3 85.27±4.43研究組 30 38.10±2.1 37.14±2.0 61.21±3.36
心理護理是一種優質護理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符合現代護理理念需求。產婦在接受剖宮術時,出于擔心手術風險性等原因,擔心手術切口的疼痛感、手術后是否會留疤等原因,容易產生思想包袱,進而出現焦慮、恐懼等各種不良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會給母親及其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阻礙順利生產。為此,在本次研究中,給予剖宮產初產婦全程添加心理護理,及時為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對產婦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兩組產婦產后SAS、SDS、VAS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SAS、SDS、VAS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結果提示:對于剖宮產初產婦來說,采用全程心理護理的方法,有利于緩解產婦不良情緒,降低疼痛感。為此,該護理模式值得在產科臨床中大力推廣和應用。
[1] 李曉麗.產前孕婦心理狀態對分娩方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25(16):77-81.
[2] 肖 光,呂振琪.對心理護理效果的調查[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12,23(12):336-339.
[3] 王 靜.產前孕婦心理狀態對分娩方式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2(12):447-450.
[4] 王 麗,楊 慧,郝淑霞.產程中實施心理護理的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4,10(07):675-677.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2.134.02
吳應芳(1973-),女,大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