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園
(江蘇無錫市第八人民醫院職業病科,江蘇 無錫 214000)
無創正壓通氣康復治療塵肺患者的觀察及護理
徐 園
(江蘇無錫市第八人民醫院職業病科,江蘇 無錫 214000)
目的 研究無創正壓通氣對塵肺患者的觀察及護理。方法 對100例患者運用美國偉康BiPAP S/T無創呼吸機進行無創雙水平氣道正(BiPAP)治療,1次/d,2 h/次,以Mahler氣促標準來進行評分,進而分析這種治療方法對塵肺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塵肺患者運用這種方法治療后康復率極高。60歲以上的塵肺患者比60歲以下的患者治療效果稍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創BiPAP治療可較好地改善塵肺患者(尤其是老年塵肺患者)的氣促癥狀,應當推廣應用。
無創正壓通氣;塵肺;觀察及護理
塵肺病患者平時最經常出現的癥狀就是呼吸困難,其中主要是氣促、呼吸費力等等現象,產生這一系列的原因就是是呼吸肌疲勞。這篇文章運用美國偉康BiPAP S/T無創呼吸機對100例塵肺進行無創BiPAP治療來治療患者的呼吸肌疲勞。
1.1 一般資料
納入近一年內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塵肺患者100例,其中男76例,女24例。依據診斷標準塵肺,其中,I期患者共68例,年齡50~85歲,平均年齡為70歲左右;Ⅱ期患者22例,年齡30~82歲,平均年齡72歲;Ⅲ期患者共10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76。所有患者的有氣促的癥狀,并無其他方面的疾病。本次實驗經過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
1.2 方法
把全部的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治療組,一組為非治療組。對兩組的患者都運用美國偉康BiPA P S/T(H arm ony)無創呼吸機對患者進行治療,按照不同的患者的身體情況給予不同的壓力治療,1次/d,2 h/次。若能接受治療并堅持三天以上的患者為治療組,三天以下的為非治療組。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分,觀察患者患者氣促的情況是不是好轉,依據M ahler氏氣促評分標準來進行評分[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得到治療組有67例患者,其中堅持最長時間為50天,堅持最短時間的為3天,平均天數為15天。在治療組中病情好轉的患者共50例。I期II期III期塵肺病患者,隨著期別的升高,治療氣促癥狀的效果也在不斷變好,即使如此,每一組的好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636,P>0.05),見表1。

表1 各期塵肺患者治療后氣促改善情況
(2)單純塵肺與塵肺合并結核患者治療后氣促改善情況,經過數據分析得到塵肺結核患者的改善率84.61%高于單純塵肺70.37%[2]。
(3)60歲以上塵肺患者經無創BiPAP治療后氣促改善率71.79%,明顯高于60歲以下的患者57.14%,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0.16,P<0.01)。
(4)患者在進行治療后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例如:頭昏、頭脹痛鼻塞、口咽干燥等現象[5]。
(5)非治療組共33例,患者不繼續接受治療的原因如下:對治療沒有信心、產生恐懼感、出現胸悶等現象。進而使得他們不再接受治療。
近年來,無創正壓通氣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臨床上,他是不經過人工氣道進行的通氣,是用鼻面罩把患者與呼吸機相連,而塵肺病是在工作中長期吸入粉塵,在肺內潴留,進而引起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疾病[3]。經過本次實驗研究,治療組其氣促癥狀明顯改善,并且隨著塵肺期別的升高,氣促的改善率逐漸升高。本次實驗還發現單純塵肺與塵肺合并結核治療后氣促改善率差異也無顯著性意義。從年齡與治理效果的關系上來看,60歲以上的患者氣促改善率較好。還有一些患者沒有堅持到三天,因為這種方法會引起許多的并發癥,例如恐懼、胸悶等等。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組中病情好轉的患者共50例。I期II期III期塵肺病患者,隨著期別的升高,治療氣促癥狀的效果也在不斷變好,即使如此,每一組的好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單純塵肺與塵肺合并結核患者治療后氣促改善情況經過數據分析得到塵肺結核患者的改善率84.61%,高于單純塵肺70.37%,(P<0.05)[4]。
綜上所述,雖然有部分患者無法接受這種治療,在臨床上無法完全進行下去但是只要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減輕了一些癥狀。所以,無創BiPAP治療可較好地改善塵肺患者(尤其是老年塵肺患者)的氣促癥狀,可以對這種技術進一步優化,應用到臨床治療中。
[1] 吳翠芬.面罩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塵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6):34-36.
[2] 高明杰,高明靜.無創正壓通氣在塵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和護理體會[J].中國職業醫學,2011,38(5):407-408.
[3] 劉 瑩,張會娟,劉丹丹.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塵肺呼吸衰竭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4,1(3):117-118.
[4] 韋筱珊.無創正壓通氣在塵肺患者中的應用護理[J].全科護理,2016,14(22):2284-2287.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4.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