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云
(山東省曹縣人民醫院,山東 菏澤 274400)
介入護理在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許鳳云
(山東省曹縣人民醫院,山東 菏澤 274400)
目的 探究介入護理在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進行介入治療的腦血管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介入護理的模式,比較兩組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率等方面的情況。結果 觀察組在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均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介入護理應用在腦血管介入治療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介入護理;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應用
介入治療是臨床醫學中治療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對腦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由于腦血管疾病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殘疾,患者的生活往往難以自理,除了要給予有效的治療方式之外,還必須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服務,介入護理的應用能夠對患者的預后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為了更好地了解介入護理在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本文選取在我院進行介入治療的腦血管患者110例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進行介入治療的腦血管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腦血管介入治療的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男35例,女20例;年齡53~78歲,平均年齡(62.3±2.4)歲;觀察組男36例,女19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1.9±2.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分布、年齡分布等基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傳教育,讓患者了解介入治療;為患者常規備皮、導尿,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排尿;術后對患者的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進行處理。
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介入護理的模式,分為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三個階段。
首先,術前護理。通常而言,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遭受疾病的痛苦,再加上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往往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心情煩躁、內心恐懼等情況,不良情緒的出現容易導致冠狀動脈出現異常收縮,進而對疾病的治療產生消極影響。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向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了解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識,使得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治療。
其次,術中護理。介入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陪同患者進入手術室,根據手術的需要,將患者的體位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手術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在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情況下與患者的肢體進行接觸,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在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還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積極配合搶救。
再有,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進行鞘管拔除護理,在拔除鞘管的時候需要對動脈穿刺點進行壓迫,觀察患者穿刺孔的滲血情況。拔管之后利用繃帶進行加壓包扎,將患者轉移到病房進行休息,做好生命體征的監測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最后,飲食護理。在醫師的指導下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叮囑患者及其家屬按照飲食計劃合理進食,盡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食用辛辣食物,做到飲食清淡,多喝水,不抽煙喝酒。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手術成功率為85.5%,并發癥發生率為12.7%,患者滿意率為83.6%;觀察組的手術成功率為96.4%,并發癥發生率為3.6%,患者滿意率為98.2%。兩組相比,觀察組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護理指標的比較分析 [n(%)]
腦血管疾病作為臨床醫學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殘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1]。近些年來,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人數呈現出一定的上升趨勢,年輕化趨勢較為明顯,這對臨床醫學的治療提出嚴峻的考驗[2]。介入治療是一種常見的用于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手段,能夠起到改善血腥不暢、擴大血脈血管的作用,但是如果治療過程中方法不當或者出現異常問題,將會提升患者致殘率,甚至導致死亡[3-4]。為了配合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介入治,介入護理的應用要比常規護理更加完善,從術前、術中以及術后全方面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極大地提升了護理水平[5]。
本文研究顯示,在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護理方式之后,觀察組在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均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介入護理中術前護理為患者提供的心理指導能夠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使得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疾病治療,在術中又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保證了治理的順利進行,術后對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指導,有利于降低術后尿潴留發生率。
綜上所述,介入護理應用在腦血管介入治療中效果顯著,既提升了手術成功率,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還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1] 李紅杰,王艷紅,劉 佳.介入護理在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12(05):182-183+186.
[2] 周永州.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介入護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45(07):248-248.
[3] 楊學鳳.介入護理在腦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6,14(09):159+161.
[4] 趙 欣.介入護理在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8(03):105+108.
[5] 全庭婷.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配合[J].中外醫療,2013,24(12):172+17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