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寶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廣東 佛山 528000)
?婦產科護理?
護理人員安全管理模式對婦科患者圍手術期的作用
吳美寶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討護理人員安全管理模式對婦科患者圍手術期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11月婦科患者150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7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引入護理安全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并統計兩組患者護理缺陷的發生率、婦科患者心理狀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兩組手術護理缺陷的發生率差異顯著(x2=20.08,P=0.00),實驗組SAS(46.32±4.22)、SDS(42.23±4.56)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SAS(52.32±4.26)、SDS(48.92±5.78),實驗組滿意度(96%)要明顯高于對照組(80%)。結論 采用護理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婦科患者圍手術期出現的各種不安全因素,保證護理質量與安全,提高患者滿意度。
護理人員;安全管理模式;婦科;圍手術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婦科疾病護理方面的各種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對婦科疾病護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護理質量,實施安全管理具有積極的意義。婦科患者的疾病大多具有特殊性和隱私性,且在圍手術期間,多樣復雜的病情容易使婦科患者產生焦慮和抑郁,這需要護理工作者對各種不安全因素實施安全管理,避免護理意外和醫療糾紛的發生。采取安全管理模式的護理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護理缺陷的發生,對于提高婦科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11月我院收治的婦科圍手術期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75例。對照組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2.2±4.4)歲;手術類型:異位妊娠21例,子宮肌瘤切除術31例,子宮全切術2例,卵巢囊腫剝除術21例。實驗組年齡24~74歲,平均年齡(47.3±5.2),手術類型:異位妊娠17例,子宮肌瘤切除術37例,子宮全切術3例,卵巢囊腫剝除術1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婦科圍手術期常規護理措施,即監護好患者的各項指標,幫助患者完善術前術后相關檢查,交待手術禁忌癥和并發癥,術后換藥及交代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完善護理管理制度:成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小組,制定安全管理計劃表,安排安全管理人員督查。對每天產生的護理問題及時的歸納總結,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避免護理問題的發生和演變,保證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安全性。
(2)提高醫護人員素質:定期對實驗組的醫護人員進行法律道德教育和護理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管理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護理人員對法律法規的重視,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自覺遵守護理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3)采取心理治療護理:婦女作為一個弱勢群體,住院期間往往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認真傾聽患者感受,肯定患者的積極言行,正確疏導患者的消極思想,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運用心理療法幫助患者宣泄,培養患者樂觀向上的態度,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4)宣傳健康安全教育。采取口頭傳教和發放健康處方的形式對疾病的安全教育的講解。重點普及基本康發知識,讓患者增強康復意識,培養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依從性,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
護理缺陷發生率:統計圍手術期間護理人員護理缺陷的類型和次數。SAS和SDS評分表:患者在圍手術期間在護理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完成SAS和SDS評分表,并收集分析。對護理滿意度調查:患者或親屬對圍手術期間對護理的工作進行評價。滿意度分為三級,分別是一級非常滿意,二級滿意和三級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護理模式的護理缺陷率的比較
在研究期間,實驗組中護理缺陷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手術期間護理缺陷發生率比較 [n(%)]
2.2 不同護理模式的患者心理狀況的比較
比較常規護理和安全模式護理的心理狀況,通過護理干預,實驗組SAS、SDS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常規護理和安全管理模式護理患者心理狀況比較
2.3 不同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比較
比較常規護理和安全管理模式護理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安全管理模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常規護理和安全管理模式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且許多婦女缺乏對自身的保健,加上許多不良的生活作息習慣,使越來越多的婦女患上了婦科疾病。加上婦科疾病具有其隱私性,許多患者不愿到醫院就診,使得疾病越發嚴重,生理狀況愈下,等到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時,往往病情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階段,婦科疾病的問題已經引起社會上廣泛的注意。對婦科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安全管理,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護理過程中產生的缺陷給患者帶來的心理負擔,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改善婦科患者的遵醫行為。
婦科患者心思細膩,且較為敏感,加上婦科疾病的特殊性,婦科患者在圍手術期間很難輕易相信護理人員,且多數婦科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夠全面,在住院期間,護理效果的不理想,極易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一系列負面情緒。有研究數據表明,不良心理因素會使機體調節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對患者的康復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這更增加了護理的難度。安全管理模式的護理,通過完善的護理管理制度,系統的規劃了護理體系,使護理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對護理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能力,能最大限度避免護理過程中產生的缺陷,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任。在患者圍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通過耐心、細心的引導,暗示性的鼓勵等心理治療手法,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讓患者體會護理人員的關愛,體會受尊重的感覺,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增強康復的信心。
開展健康宣教,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表,不僅可以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有效地節省了醫療資源,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研究中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驗證了這一觀點。健康宣教還能促使患者正確認識病情,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患者對疾病康復的信心,給治療效果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1] 陳珊娜.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08:1294-1295.
[2] 周繼英.護理安全管理對婦科圍手術期患者的作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08:211-212.
[3] 章 靜.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5,23:100-101.
[4] 趙 濤.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27:240-241.
[5] 高肖梅.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03:187-188.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1.93.02
吳美寶(1968.10.-),女,廣東佛山人,大專學歷,主管護師,主研方向:婦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