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晶,魏凱靜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天津 300457)
?外科護理?
手術室低值醫用耗材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蔡晶晶,魏凱靜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天津 300457)
目的 調查研究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低值耗材管理中應用的效果,優化手術室的護理流程。方法 在手術室組織相應的調查小組,對持續質量改進前的手術室的低值耗材管理工作進行質量調查,尋找出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再運用持續質量改進在低值耗材上的管理,調查持續質量改進后的工作質量,對比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工作管理質量。結果 發現持續質量改進前,手術室低值耗材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持續質量改進后,管理效果明顯提高,平均一個月內在手術過程中總的打包頻次從初期的41次降低到14次,折合成支出由777.2元縮減成265.56元,成功的減少了不必要的負荷工作。結論 通過持續質量改進,及時的解決了手術室低值耗材的成本支出問題,使手術室在管理上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在運用精益管理制度上也得到了進一步規范,推動了精益管理在科室內的各項管理效力。
低值耗材;醫療成本;優化流程;精益管理
本次QC活動最初只是考慮到如何減少成本的有形浪費,到現況把握階段思維被禁錮,通過一系列的頭腦風暴,最終在改進措施上有了突破,打破縮減不必要的環節,重建完整高效的新流程,減少有形和無形的浪費行為。降低醫院運行成本,提高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護理流程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圈介紹(表1)

表1 圈概況
成本領先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戰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管理課題。企業無論采取何種改革、激勵措施都代替不了強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這一工作,它是企業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2。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醫院同樣如此。
對醫院的低耗品我們醫院界定為指那些容易損耗、單位價格低、達不到固定資產的標準,并且多次使用卻沒改變其形態的實物物品。即一般耗材的單位價值小于50元,如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手術衣等,專業耗材的單位價值小于200元,如一次性專業縫針。或其單位價值量雖然達到了資產價值標準,但由于其易于損壞或者使用的期限較短,需要經常更新和補充的物品3。
為了找出浪費行為的重點,我們運用了頭腦風暴的方法,設計出可行性點檢表。將手術室低值耗材分成了6大類,2月25日~3月31日1個半月圈員們共調查了167臺手術,點檢出浪費頻次共251次。結果得出其中的紗布類、材料類共占75.6%,最接近80%。根據20/80原則,我們將這兩大類制定為此次活動改善的重點。
目標設定值=41-(41x73.3%x75%)=18.4次 折合成現金支出,目標設定值=777.72-(777.72x73.3%x75%)=350.18元,故一個月半內在手術過程中平均打包頻次降低至18.4次,折合成支出縮減為265.56元。
根據兩大改善重點分別對其繪制了魚骨圖。見圖1、圖2

圖1 造成材料類浪費原因分析魚骨圖

圖2 造成紗布類浪費原因分析魚骨圖
根據魚骨圖表對兩大項目進行分析整合,為了使數據更加的嚴謹性,我們將整合的數據重新進行了驗證。驗證數據結果6大類中,其中沒有優化流程、沒有備臺清單、物品滑落、材料規格過大共占80.86%是真正造成浪費的原因。見圖3。

圖3 真因驗證柏拉圖
7.1 對策實施一
優化標準流程。主因:備臺職責不明確。
改善前:(1)值班護士與器械護士備臺物品責任不清,導致部分工作產生不增值行。(2)值班護士與器械護士會有重復性工作,造成人力浪費,效率低下。
對策內容:由改進前的值班護士和器械護士共同完成改為由值班護士獨立完成。
措施:(1)制定《備臺標準化流程》,責任制管理。(2)值班護士必須按照備臺標準進行手術物品的準備。3.將標準流程加入《值班護士崗位職責》中。
對策效果:改進前由于值班護士物品準備不全,造成當臺洗手護士需根據術者再次準備特殊耗材,出入術間補充物品次數過多,制定《備臺標準化流程》后,減少了很多有形和無形成本浪費。
處置:制定《備臺標準化流程》。
7.2 對策實施二
制作備臺清單。主因:沒有備臺明細,物品準備百花齊放。
改善前(1)沒有備臺所需清單,導致 值班護士和器械護士重復的工作。(2)新員工對于手術準備物品不清,導致備臺物品不足,影響手術進度。
對策內容:制定備臺清單,對于相應的術式有明確的物品明細。
措施:(1)根據術式、術者制定相應的備臺清單,有效的完善了人性化工作。2.將備物清單放置物品準備間,使值班護士清楚、便捷的準備手術所需物品。
對策效果:改進前后各抽查20臺手術物品備臺準備情況,由改進前的12臺次物品準備不全降低至0臺次(緊急搶救手術除外)。
處置:科室內建立量表有效控制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費行為和行為浪費。
7.3 對策實施三
細化打臺程序。主因:物品滑落。
改善前(1)打臺物品較多,而存放條件有限,容易造成物品滑落。(2)開臺器械護士打無菌物品沒有規律,造成滑落和復打。3.由于工作失誤,增加了過多的非增值動作。
對策內容:根據不同術式制定不同的規范,統一打臺程序。
措施:(1)嚴格規定各種術式的所需無菌物品的打臺順序。(2)制作備物筐,當臺護士需按照備臺框內標識,手術前、手術中進行打臺,不可過早將手術中所準備的物品進行自行打臺。
對策效果:制定了打臺程序圖標,直觀的了解程序步驟,有效避免因打臺滑落造成的成本浪費。
處置:制定打臺程序圖解。
7.4 對策實施四
更改包裝規格。主因:材料規格不人性化。
改善前:(1)小體重或簡單手術被迫使用固定數量的材料。(2)因術式和患者自身條件不得不使用某種型號材料,而材料本身規格大,使用不完,造成不可避免的成本浪費。
對策內容:(1)與設備科聯系表明更改開臺包配置意愿,并要求與廠商落實情況。(2)與供應室協商更改紗布包裝內數量。
措施;(1)與開臺包廠商溝通在開臺包內增加治療巾減少了單打其他輔料的成本。(2)更改了開口大單切口兩側積血袋的位置,減少了用紗墊填塞的成本。(3)與供應室溝通更改了無菌紗布的包裝數量,減少了手術結束未使用紗布的數量。
對策效果:與生產商和供應室協商后,新規格包裝現已投入使用中。
處置:(1)廠商已同意要求,等待新的批次投入使用。(2)供應室已更改紗布數量。
2015年6~7月份共點檢了200例手術,從改進前不必要的低值耗材成本支出的777.2元縮減成332.5元,打包頻次從初期的41次降低到14次。最終的目標達成率為119%,進步率為65.8%,均在持續質量改進標準要求范圍內。成功的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行為。
改進后,縮減了工作環節,降低人力成本,減少了人員出入術間,提高了價值流。把手術室護士的時間真正的交予手術病人,把優質護理落于實處。備臺物品由專人負責,提高了值班人員的責任心,備臺清單的使用,使得備臺工作易于掌握,改變了之前科室要派專人培訓備臺工作付出大量不增值行為。做到了人力資源最大化。見圖4

圖4 改善前后柱狀圖對比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發現仍有很多不足,如在活動計劃方面,某些環節時間需加強合理安排,爭取下次活動中充分預估時間。在現況把握上,爭取下次活動數據參數設計更加合理。在效果確認上今后可再延長時間以保證持續性。
本次活動我們做的是減少有形成本的浪費,總結本次的不足及經驗,下一步我們計劃做無形成本的浪費,縮短手術時長。
[1] 馬克.格雷班《精益醫院》,2011.4,Lean Hospitals:Improving Quality,Patient Safety,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2011.4
[2] 袁 靜.加強醫院低值易耗品管理提高使用效益[J].中國醫療前沿,2012,3(1):39.
[3] 李學思,趙婷婷,陳曉陽,手術室低值耗材超市化擺放及規范化管理[J].海南醫學,2013(1):87
本文編輯:李 豆
R197.32
B
ISSN.2096-2479.2017.19.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