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群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外科,安徽 合肥 230022)
整形美容手術圍術期的護理要點及護理效果分析
曹莉群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外科,安徽 合肥 230022)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對接受整形美容手術患者使用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整形美容手術患者11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對照組(59例)和觀察組(5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聯合針對性護理,將兩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恢復時間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恢復時間均更優(P<0.05)。結論 在整形美容手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針對性護理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并縮短其康復進程,值得推廣應用。
整形美容手術;針對性護理;圍術期護理要點;護理效果
近幾年我國人民的審美意識逐漸增強,同時由于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大多數人對于美的追求有了新的途徑以及實現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發現,整形美容手術效果與患者的心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對于其預后就十分重要和關鍵[1]。在本次研究中,對接受整形美容手術的患者采用了針對性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術患者11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對照組(59例)和觀察組(59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42例;年齡20~55歲,平均年齡為(34.1±6.8)歲;22例患者接受面部整形,14例接受隆胸術,11例接受瘢痕切除術,6例接受抽脂,3例接受乳房縮小,3例其他。觀察組男18例,女41例;年齡在20~56歲,平均年齡為(34.3±6.6)歲;24例患者接受面部整形,13例接受隆胸術,10例接受瘢痕切除術,6例接受抽脂,3例接受乳房縮小,3例其他。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聯合針對性護理:
1.2.1 術前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通過有效溝通掌握患者的手術動機,若患者單純想通過手術變美,那么應及時糾正其內心不切實際的、期望值過高的想法,提高患者對手術的正確認識程度;若患者存在先天畸形需要通過手術矯正,那么護理人員應詳細講解相關的手術流程、無痛性、安全性,緩解或者消除患者存在的負性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2.2 術中護理。為患者創設出良好的、舒適的手術環境,控制手術室濕度和溫度,并在患者許可后根據其愛好播放輕音樂,轉移其注意力,并緩解其不良情緒,放松患者身心。若患者感到不適,護理人員應輕握其手表示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以平復緊張情緒,確保手術順利。由于患者的手術類型各不相同,在術前應對突發事件進行評估,并備好應急預案。
1.2.3 術后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其對手術持有合理的期望,并了解手術后美容效果不會馬上呈現,避免患者出現焦慮、失望等負性情緒,影響其康復。在麻醉消除后,患者切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從而可能引發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的出現。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切口疼痛會受到切口大小、部位、手術類型、體位擺放以及心理狀態的影響,給予及時的安慰,并通過看電視、看報紙、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切口疼痛。
1.3 評價指標
將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住院時間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
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標準:無焦慮,≤50分;輕度焦慮,51~59分;中度焦慮,60~69分;嚴重焦慮,≥70分[2]。
1.4 統計學分析
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恢復時間均更優(P<0.05)。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恢復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恢復時間對比(±s)
組別 n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分) 平均恢復時間(d)對照組 59 64.25±8.77 15.41±9.58觀察組 59 55.68±7.09 11.63±7.36 t 5.837 2.403 P 0.001 0.018
目前整形美容手術逐漸普及,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對于該類型手術的期望值過高,因此容易在術后引發醫患糾紛[3]。值得注意的是,圍術期的護理對于整形美容手術患者有著關鍵作用,必須通過有效的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并使其能夠對手術有更加正確的認識,避免出現由于期望值過高而導致的醫療糾紛。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接受整形美容手術的患者采用了針對性護理,經對比可知,觀察組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以及平均恢復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針對性護理將以人為本作為護理的基本原則,將患者作為所有工作的中心,展開全方位的、系統性的護理,并保證了患者的知情權、享用權、選擇權和保密權[4]。更重要的是,針對性護理能夠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進而使其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手術,保證了手術的效果。有研究認為,針對性護理能夠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積極的心理相容性,并對醫師和護理人員都產生認同效應,因此能夠保持平穩的、積極的心態,并主動的調整不良心理,使手術更加順利,術后康復也更加迅速[5]。
綜上所述,在整形美容手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針對性護理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并縮短其康復進程,值得推廣應用。
[1] 石玉琦,曾永芳,寇慧玲,等.整形美容手術圍術期的個性化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21):2161-2163.
[2] 范雅琳,付中華,李 慧,等.心理干預對整形美容外科手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療美容,2016,06(01):81-83.
[3] 王麗娟,王田田,李源林,等.自體肋軟骨隆鼻術病人的圍術期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13,26(04):30-37.
[4] 韓海霞,王淑榮.整形外科術前患者心理健康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08):875-877.
[5] 劉紅蕓,蔡雁卿,李燕鑾,等.頜骨前突矯治整形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6,25(03):89-90.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9.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