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施蓮,葛東方
(江蘇省淮安市腫瘤醫院造口門診,江蘇 淮安 223200)
造口護理專科門診延續護理對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龐施蓮,葛東方
(江蘇省淮安市腫瘤醫院造口門診,江蘇 淮安 223200)
目的 探討造口護理專科門診延續護理對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造口護理門診實施延續護理的25例腸造口患者作為研究組,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實施常規出院指導的25例腸造口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出院時與出院后3月生活質量的改變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延續護理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出院時與對照組(P<0.05);觀察組造口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出院時與術后3月生活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造口專科護理門診實施延續護理可以改善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降低造口并發癥發生率。
造口治療師;延續護理;腸造口;生活質量;并發癥
我國成人結直腸癌罹患約為(24~32)人/10萬,隨著醫療技術條件的發展,接受保肛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但仍有20%~30%患者需行人工造口治療,由于手術造口改變了正常排便途徑與方式,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均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如護理不當,還可造成造口周圍皮膚黏膜分離、刺激性皮炎、造口脫垂等并發癥,嚴重影響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造口治療師(enterostomal therapist, ET)指經過世界造口師協會規定的相關造口知識培訓、考核合格的具有護理基本技術和專業造口治療技術的高級造口專科護理人員,我院自2014年由ET設立造口專科門診對腸造口患者實施延續護理,造口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造口護理門診接受延續護理服務的25例腸造口患者作為研究組,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常規出院指導的25例腸造口患者作為對照組,排除生活無法自理、精神障礙無法正常溝通、醫囑依從性差以及資料不全患者。觀察組25例患者中,男13人,女12人,年齡41~75歲,平均(55.6±10.4)歲;對照組22例患者中,男12人,女10人,年齡40~78歲,平均(56.7±10.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病情嚴重程度、教育水平、職業背景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住院期間與出院醫囑中給予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就診,無ET門診專業護理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設立造口專科護理門診實施延續護理,具體如下:(1)成立造口專科護理門診,由取得ET資格的護理人員在門診接受造口患者的咨詢,指導、解決患者存在的問題,對存在負面情緒的患者予以心理護理。(2)門診時間為每周一周五全天,并開通24 h護理咨詢熱線與居家造口護理微信平臺,隨時予以患者專業指導[1]。(3)咨詢、指導內容:指導患者造口袋的更換、粘貼操作,使其操作規范;檢查造口袋的完整性、牢固性,根據使用情況及時更換造口袋,避免發生滲漏;評估造口情況,觀察有無周圍性皮炎、造口狹窄、造口脫垂等征象,及時予以處理,并給以專業指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日常生活進行指導,避免食用刺激性、油膩性食物、生的瓜果蔬菜、產氣性食物,以減少腹瀉、便秘的發生;對悲觀、抑郁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負面情緒,如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使其負面情緒得到宣泄;介紹造口患者的現狀與人數,減少患者孤立感;鼓勵患者樹立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患者生活的信心;處理并發癥:如對造口周圍皮炎的治療與護理、對狹窄造口進行擴張等,并制定患者下次復診的時間。(4)組建患者微信群,組織患者聯誼會,創造患者接觸社會、相互交流、分享經驗的機會,樹立生活質量較好的患者為榜樣,提高患者生活的信心與希望[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出院時與出院后3月生活質量的改變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評定生活質量;并發癥包括造口周圍皮膚炎、造口狹窄、造口出血、造口脫垂、造口壞死。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模式生活質量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模式干預生活質量差異(±s)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模式干預生活質量差異(±s)
干預后3月心理功能 自護技能 生活質量總分 心理功能 自護技能 生活質量總分觀察組 26.23±3.54 10.43±1.28 3.68±0.14 62.39±6.27 58.62±4.01 65.83±6.35對照組 26.89±2.97 10.57±1.59 3.53±0.27 27.25±7.23 12.47±3.62 5.54±2.42 t 0.154 0.135 0.247 6.348 8.157 10.246 P 0.145 0.254 0.097 0.014 0.009 0.005組別 出院時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對照組25例患者中,發生周圍皮膚炎6人、造口狹窄3人、造口出血1人、造口脫垂1人、造口壞死0人;觀察組25例患者中,發生周圍皮膚炎2人、造口狹窄1人,無造口出血、造口脫垂、造口壞死,兩組患者周圍皮膚炎發生率、造口狹窄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514,P=0.014;x2=6.514,P=0.026;x2=10.143,P=0.007)。
腸造口雖然挽救了患者生命,延長了患者生存周期,但由于改變了生理情況下的排便途徑與習慣,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精神痛苦,同時腸造口的并發癥高達50%以上,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傳統醫療、護理模式下,患者只在住院期間接受造口護理知識的學習,而住院期間由于擔心手術成功率等因素,往往無法集中精力,且對造口知識與造口袋使用的概念比較抽象,出院又無法得到后續的專業知識指導,導致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較差[3]。國內統計資料顯示:患者術后1月造口自我護理能力較高者不足20%,80%以上患者處于中等偏下水平[4],隨著經濟條件與醫療水平的提高,探索新的護理模式,提高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勢在必行。
延續護理是將護理服務由院內延伸到院外,以確保患者在疾病的整個周期得到全程的優質服務,通過延續護理,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促進患者康復,更好的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5-6]。腸造口患者通過延續護理,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造口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士專科護理水平[7]。在本組患者中,腸造口患者通過延續護理后,患者的心理狀態、自護能力與生活質量總分明顯較出院時與對照組提高,前后差異以及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造口周圍性皮炎、造口狹窄、并發癥總發生率差異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造口護理門診實施延續護理可以提高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減少造口并發癥的發生,與胡流芳[8]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造口師在造口護理門診實施延續護理,可以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質量,降低造口并發癥,減輕患者負擔,提高護士專業技能,值得臨床推廣。
[1] 張 馨,黃琳涵,那文艷,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腸造口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概況[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7,10(2):189-192.
[2] 王慶喜,李云峰,孫曉敏.造口治療師連續護理干預在永久性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6,5(2):188-191.
[3] 廖寒.腸造口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5,13(36):3656-3659.
[4] 李海霞,董彩梅.腸造口病人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7,15(8):922-924.
[5] 李 霞,王陳玲.延續護理在永久性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4):124-126.
[6] 王愛萍,張 凌,周志英,等.延續護理在胃腸外科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0):73-75.
[7] 陸鳳清,王小鳳,陳亞紅,等.門診健康教育對腸造口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9):2427-2429.
[8] 胡流芳.造口專科護士門診干預對永久性腸造口患者早期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6):29-3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9.97.02
龐施蓮,女,本科,主管護師,國際造口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