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寨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教育領域已經廣泛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因為網絡上資源豐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網絡的世界里拓展自己的視野,將自身知識的儲備進一步地擴展。人們閱讀的方式也隨之有了實質性的改變,從而使傳統閱讀教學的理念與教學模式正在改變。本文分析了網絡環境下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學課文、做試卷都需要有好的閱讀能力支撐。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重點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網絡環境下要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網絡時代,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網絡上獲取信息并不是意味著已經學到知識。網絡教學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一次次搜索信息中,培養利用工具獲得知識的能力,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提高分析與判斷的能力。網絡環境下的語文閱讀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通過在網絡上進行專題檢測、探究式閱讀,為以后的閱讀和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利用網絡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小學生是很容易激發興趣的群體,他們對于未知的知識有很大的學習愿望。在傳統語文教學中,學生只能從課本上獲得課文的知識,這對小學生來說稍顯得枯燥無味。在網絡環境下,閱讀教學就不會只是單一的模式,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展示課文相關圖片、視頻,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找春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想象春天是什么模樣,然后讓學生說出怎樣知道春天來了。在學生舉出一些春天景象的句子后,教師利用網絡出示一些四季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圖片中春天在哪里。這樣學生在先思考后游戲中能夠更好地明白春天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景象,之后閱讀課文。教師提問:誰能用書上的語句說出圖片上的內容呢?這時學生一定各個激情昂揚,不由自主地說出書本上的重點詞語。在快樂回答中,學生更能陶醉在春天冰雪消融、草長鶯飛的景象里,這樣的閱讀教學產生的效果生動、有趣,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二、網絡營造氛圍,加強探究
網絡擁有數不清的知識量,作為一個展示的舞臺,它既能夠讓教師發揮主導的作用,還為學生創建了一個自由、拓展的學習空間。學生在運用網絡進行閱讀時能讓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像在學習三年級《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中,學生可以運用網絡查找出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將一些課文中出現的少數民族整理出來。在知道有那么多的少數民族后,學生一定會好奇少數民族是怎樣生活的。然后主動地查找不同的少數民族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學生從網絡龐大的知識體系中,找出自己想了解的信息。這樣能夠很好地培養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提出問題,比如問傣族的小朋友生活的環境與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在用網絡查閱后,要求他們一一列舉出來。這時學生就必須對網絡上的信息一條條地進行處理,最后總結出答案。還可以找出與課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評鑒,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加深學生閱讀涵養的熏陶,從而培養學生閱讀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寫出對課文的感想,然后全班互相評價,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讓閱讀教學實現個性化的發展。
三、利用網絡擴展空間,培養品質
網絡對小學生有很大的新鮮感,因此,在利用網絡環境下的閱讀教學,學生往往會積極參與,在參與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網絡讓課文的文字不再枯燥,利用網絡進行藝術加工,能夠增強課文表達含義的直觀性。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找到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比傳統教學更加持久的專注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學習《憫農》時,學生通過詩句很難明白糧食對人們的重要性,無法真正地體會詩文想要表達的深刻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看動畫片的層面,利用動畫播放《憫農》的小電影,生動形象地將一位老人在烈日炎炎下辛苦耕作的畫面展示給學生,通過視覺的記憶畫面,學生會聯想到勞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每一粒米飯都來之不易。理解作者通過詩文想要表達的效果,在接下來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已經得到充沛,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深化閱讀,讓學生在學習積累中培養良好的品質。
四、組織活動,互相協作
傳統的教學活動在形式上總是無法有突破、創新,一些活動內容甚至很難開展。但是在網絡環境下,可以很方便地組織學生開展群體活動,培養學生團結的意識和相互競爭、合作的能力。教師通過網絡將全班學生分為一個個小組,讓他們運用網絡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小組的成員傳遞信息,加強小組內的交流情況。例如在學習《趙州橋》時,學生根據教師提問:趙州橋是哪個朝代、哪個人修建的呢、它主要有什么特點等,讓學生自己上網尋找答案,然后四人小組相互討論交流。最后用自己的話將趙州橋的主要作用回答出來。還能分工合作,小組里一名學生找修建的人是誰,另外兩名學生將趙州橋的特點或者有關圖片列舉出來,最后由一位口才好的學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組查找的資料。這樣充分給予了學生組織活動的空間,讓他們明白團隊的重要性,對于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結論
綜上所述,網絡與語文閱讀教學結合的模式,給了學生閱讀更加自由的空間,為學生的閱讀想象能力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我相信,隨著網絡技術的一步步提高,在語文閱讀教學的輔助上會有越來越多的合作,未來的閱讀教學一定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
參考文獻
[1]徐明.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27).
[2]俞文靜.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6.
(編輯:陳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