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紅
摘 要:文化館是基層文化藝術活動的組織中樞和輔導中心,可以并且能夠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和改善群眾精神狀態。群眾性文化活動表面上展示的是藝術作品,藝術人才,而其本質展示的是群文業務輔導人員在幕后的辛勤勞動,提高文化館業務干部的綜合素質,是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文化館;文藝輔導;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192-01
各地文化館以繁榮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為己任,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道路上進行著不斷的探索?;鶎尤罕娢幕o導培訓工作,對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整體素質,展示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增強社會的和諧氛圍,滿足百姓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繁榮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塑造高尚的靈魂,陶冶情操,是擺在文化館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是群眾文化事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1.文藝工作者要不斷探索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規律,以為他們提供文化服務為天職,除辦好經常性的鄉村培訓、日常輔導工作外,還要結合節假日,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最活躍之機,有計劃地辦好作品傳授。向村民推廣一批自編、自導的小戲、小品、歌曲等優秀節目和國內外的精品節目,讓他們表演,一方面促進藝術交流,提高他們的創作、表演水平,另一方面讓村民享受到人類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促進農村文化的發展建設。
同時,要加強調查研究,抓住領導關心的熱點和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取向熱點,抓住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特長、人才優勢,將幾方面有機結合起來,策劃全市性、全區性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將日常組織、輔導的成果展示出來。調動村民文藝愛好者向高層次文藝追求的積極性,保證日常組織、輔導工作持續發展,也可以通過此舉選拔、培養有較強實力的,在全市具有一定影響的特色農村業余文藝團隊,出精品,創品牌。
2.文化館的輔導干部,如果不更多地掌握一些文化藝術理論和實際業務技能,最終就會被淘汰。發展、建設群眾文化事業,必須要在其自身的職能、業務上下功夫,在群眾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輔導上下功夫,在創造群眾文化精神產品上下功夫。這樣才會有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才能跟上形勢,才能適應新世紀發展的需要,才能發現新型人才。
發現人才是培養使用人才的前提。戲劇、曲藝、聲樂、舞蹈等各門類的輔導,一要在輔導過程中加強引導,使他們少走彎路;二要在舉辦各種文藝活動,為業余愛好者提供一個廣泛參與和展示才華的機會;三要在創辦的文藝園地中為業余愛好者開辟專欄,使他們的作品有機會推向讀者,走上舞臺;四要在各級會演中及時發現有一定素質、有培養價值的愛好者;五要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類型的文藝活動,提供發現人才的機會。
發展、建設、繁榮群眾性文化活動,發現人才必不可少,而培養人才則是關鍵。因為沒有高水平的人才,就不會創造出更多膾炙人口的精品力作。我們不能否認,業余愛好者有熱情,有生活。但由于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難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技巧,難以收到好的效果。我們要注重抓好人才培養這一環節,采取請上來,走下去的辦法,定期舉辦培訓班,加強理論修養,組織采風,體驗生活,以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3.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對人才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讓他們多鍛煉自己,邊輔導邊示范,使之多聽、多看、多實踐,去掉恐懼心理?!八嚫呷四懘蟆保褪钦f基本功及水平成熟了,過硬了,就不懼場了,就能夠正常發揮了。文學、美術、戲劇、曲藝、音樂都如此。比如,我們的輔導干部在輔導聲樂演員時,在歌唱之前必須把歌曲的內容吃透,突破難點,把握關鍵。如一般情況下,歌曲的開始都較舒緩、抒情,中間有起也有落,最后是歌曲的高潮,大部分歌曲在最后都以高音來結束,這是一般歌曲處理的規律。
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把氣息、音量及音色進行合理的安排、調整,抓住結尾部的高潮,也是全歌的閃光點,使歌曲圓滿地結束,給觀眾以深刻印象。比如表演小戲、小品,要演什么像什么。比如表演一個解放戰士,就要以一個解放軍戰士的形象出現,表現出解放軍戰士的氣概來,進入劇情,進入角色,首先自己要受感染,才能感染別人,收到好的效果。要想輔導好文藝活動,除自身提高技能、技巧,科學地運用方法再加上好的表演、處理等外,關鍵要有藝術性、科學性、獨創性。要達到這一目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要經過百倍的努力。經過不懈的努力,為使文藝人才的素質不斷提高,演唱技能有新的突破,要千方百計地扶持,給他們營造一個競爭和激勵的環境,給有水平、有建樹的優秀人才創造拔尖的條件,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華,來證實他們的價值。
總之,基層文化輔導員,必須懂得,僅憑熱情和單一的愛好去開展工作是不夠的。只有具備過硬的基本功、扎實的業務技能、較高的文化素質、獨到的見樹、高超的藝術、獨特的風格,才能跟上時代潮流,有計劃地辦好輔導傳授工作,向群眾推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優秀的文藝節目和精神食糧。
參考文獻:
[1]吳麗敏.淺談文化館文藝輔導干部在免費開放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 2014(04).
[2]陳哲峰.整合文化資源 塑造文化品牌——談文化館工作機制創新[J].文化月刊,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