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旺
【摘要】多媒體情境教學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增強理解力和提高記憶力,增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夸大,應有效地把傳統的教師勞動結合起來。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情境創設,為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大大改變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多媒體情境教學能激起學生的“情”,讓學生進入有興趣的學習狀態,把學生帶入積極參與學習的情境中。
一、多媒體情境創設,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學生學習的最有力要素。美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表明讓學生在樂學中掌握知識的重要性。
多媒體創設的情境教學,是學生看得著、聽得見的直觀形象,是現代學生所追求的,因而能夠喚起學生學習的愉悅。如課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包身工》的悲慘場面和遭遇,是現代學生無法理解和想象的,如果光憑教師空洞的解說,是喚不起學生產生什么情感共鳴的。在教學《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包身工》時,我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南京大屠殺”“奧斯維辛集中營”悲慘場景圖片,再現日本、德國法西斯殘暴行徑,同時輔之以對課文繪聲繪色的誦讀,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自覺地參與學習。如教學《琵琶行》時,讓學生在凄切委婉的琵琶曲中,凝視屏幕上秋江月夜的畫面,學生情入景中,自然進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氛圍中,這樣更好地領略《琵琶行》的感情色彩,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多媒體情境創設,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加深學生記憶力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電影、電視以及圖片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多彩的圖像來學習,獲得的知識新鮮實在,形成形象、直觀的教學效果。如教學曹操的《短歌行》時,給學生播放《短歌行》截剪片斷視頻歌曲,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對曹操當時橫槊賦詩的雄心壯志的情懷背景就有深刻的感觸。再加上老師適時講解,這樣本課的重難點就基本突破。接著通過多媒體播放錄音朗讀、指導學生誦讀,讓學生去感受全詩圍繞抒發的是一個“憂”字,全詩充滿了詩人的“憂愁”“憂思”“憂慮”,讓學生去感悟作者“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那種人生苦短、時光易逝、賢才難求的焦慮心情,從而增強學生對古詩詞鑒賞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在情境中加深記憶。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先讓學生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第一集關于林黛玉進賈府的內容,對賈府的雍容華貴、依次拜見了哪些人、林黛玉進賈府時的路線圖以及賈府的人物關系圖,通過圖文音畫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加強記憶,促進對課本內容加深理解。
三、多媒體情境創設,增強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即教師憑借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個黑板、一張嘴將自知的知識、經驗、技能傳授給學生,抽象、枯燥、單一,學生往往產生厭倦情緒。且其課堂容量小,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到的并不多。多媒體的出現,給傳統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給課堂增大容量,增加知識密度,節省板書時間,且學生享受文、圖、聲、像多種情境的賞讀情趣。多媒體教學,通過其形象性、趣味性、新穎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可以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生動,色彩逼真,可以對人的視覺、聽覺甚至心理觸覺等產生全方位的綜合刺激,這很適合學生的接受特點,有益增強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由于多媒體展現的快速性,可能不像傳統教學的教師板書能長時間地留在黑板上,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的思考和完整地作好筆記。
四、多媒體情境創設,要講究價值性和有效性
多媒體的情境創設,教師隨處看到直觀而有意義的就可以隨手拿來,比如利用廣告創設、語言創設等;貼近學生現實生活,能很快把學生帶到那個情境中去。
然而,在實際教學第二課時或第三課時,有的情境可能就不必花太多時間、耗費較多精力去創設,乃至占課堂有限的寶貴時間,如讀者、聽者在“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的情境中就沒有必要再動心思去創設情境了。如議論文寫作指導,明確寫好一篇議論文,首先是觀點要鮮明,論據要充分,再者是論證要有力。前節課上過了如何根據題目或材料提出擬定準確鮮明的論點,下節上“議論文論據中事實論據的選擇”時,用了“議論文的論點是所持的見解和主張(靈魂);論據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血肉)。今天我們主要來學習探討一下議論文論據中事實論據的選擇”的導入,而后個別同事對這節課導入情境有一些看法,甚至說這節課缺少導入。當然課堂往往存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任何一堂再成功的課,都有值得探討研究的地方。學哪一篇課文、上第幾課時,教與學的時候可能會有相關的想象,可能會聯想到相關的事物,這個就會成為課堂教學中生發出來的情境,這也是一種情境創設。
多媒體對于語文教學雖帶來諸多方便和好處,但它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不一定每一節課什么設備都要運用上。曾聽過一節公開課,教師使用的音響沒有調好,教師講課時擴出的聲音就像放鞭炮。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課堂教學過程可能會出現千變萬化的情況,這就避免不了一些學生會提出一些比較個性化的問題,也就需要上課教師能隨機應變地展現對課堂的調控能力。而多媒體教學在這一點上是有所限制的,尤其是教師制作課件時往往都事先設計好,課堂上就很難臨時修改,教學過程中教師勢必一步步引導學生去理解自己設計好的答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埋沒了學生一些有創意的見解。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情境教學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增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夸大它的功能,更不能讓它替代教師創造性的勞動。而必須將它與有效的傳統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根據教學內容的課堂需要,靈活、適量、適當、熟練地使用,使之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