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專類院校學生普遍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英語基礎,其中的英語寫作更是難以獨立完成。長期以來,教師傳授寫作技巧的講解,忽略了學生的動機培養。學生由于缺乏學習動機,加上基礎薄弱,無法主動地進行寫作練習獨立的完成整篇文章的寫作。ARCS動機模式運用到學生的寫作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關鍵詞:醫專院校英語寫作;ARCS動機模式;學習動機
一、引言
醫專類院校學生普遍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英語基礎,其中的英語寫作更是難以獨立完成。長期以來,教師傳授寫作技巧的講解,忽略了學生的動機培養。學生由于缺乏學習動機,加上基礎薄弱,無法主動地進行寫作練習獨立的完成整篇文章的寫作。ARCS動機模式運用到學生的寫作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ARCS動機設計模式
ARCS動機設計模式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J.M.Keller教授提出,他將期望價值理論和教學設計的宏觀理論相結合,提出了影響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四大要素,即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他的動機設計模式主要圍繞這四大要素展開,簡稱ARCS動機模式。對于學習者而言,注意是感知的基礎,是認真聽課,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等進一步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運用ARCS模式,加強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直觀感,從而使學習者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獨立寫作。這四個環節緊密相聯,缺一不可,構成一個整體,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學習者學習能力的下降。
三、醫學類大專院校英語寫作現狀
英語寫作是大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并能夠嫻熟運用的一項技能。然而,由于醫學類大專院校的大學生而言,文化課程本就不扎實,基礎薄弱,偏科嚴重,進入大學后沒有高中學習緊張,很多時候自覺性不高,感覺學好醫學基礎科掌握病理類判斷就夠了,忽視了英語寫作的重要性,慢慢的就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學生在經歷大學英語兩年的學習中(大專班學習1年,高職班2年),始終對寫作缺乏興趣,寫作能力沒有顯著提高,相反還下降。
本人以采訪的形式對高職護理班100名學生和影像、藥劑班100名學生隨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職護理班100名學生40%,影像、藥劑班100名學生只有17.5%的受試者有寫作動機,希望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和日常口語能力,能夠自由的與外國友人交流,為以后的升造(四級考試、本科學習、英語口譯等)而自覺加強學習。大部分人的動機不強烈,學習興趣受到班級學習氛圍、教師教授方法、自身情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2%的受試者不愿意花費時間學習英語認為學習英語對未來生活沒有影響,對寫作完全缺乏動機。還有50%的學生想提高寫作能力,但是苦于沒有好辦法。
四、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醫專院校的英語寫作課題的應用
長期以來,教師傳授寫作技巧的講解,忽略了學生的動機培養。學生由于缺乏學習動機,加上基礎薄弱,無法主動地進行寫作練習獨立的完成整篇文章的寫作。ARCS動機模式運用到學生的寫作中,增強學生的寫作動機有利于提高寫作能力。
(一)設定情景、培養興趣
第一,可以適當的將本課程改變教學環境比如放在語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通過選用豐富多彩的圖片、音頻、視頻、現場情景等來進行現場寫作,吸引學生對該話題的注意。分組或采取多人共同合作,共同討論課題,最后獨立完成,從而使他們擁有強大的學習動機。第二,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設定問題時,逐步深入,由易入難。通過范文在課堂前通過班級群先讓同學們預習,了解課堂學習內容,并課后評選前三名好的文章,在下次寫作課表彰,再剖析,即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又提高他們在寫作中的細節。第三,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多結合實際,讓學生們感覺到學習的必要和重要性。比如:求職信、導游詞、個人英文版介紹、國外酒店預定、國外醫學進修發函等內容。
(二)明確目的、產生關聯
只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才能得到學生的重視,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并用自己的最好狀態去完成該項工作。比如,在教授英語求職信時,可以明確告訴學生們,能寫一封英語求職信將會增加就業機會;在教授同學們寫產品介紹時,可以告訴他們在現在的就業中英語應聘的重要性,隨著現在國家的開放,進出口貿易的加大,醫療類的產品增多,醫療類外貿人員更是缺口比較大。
(三)鞏固成果、建立信心
學生一旦明白了英語的寫作重要性,教師又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產生了學習的主觀動機,讓他一直維持下去,強化他們的能力的同時,需要適當的表彰,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可能性。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由易入難,循序漸進,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寫作,自己評價同學的文章,讓他們換位思考,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明白別人的優點與缺點。有利于學生的進步,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并通過小組討論知道一個題目拿到手,知道一篇文章的脈絡骨干,然后去填補其中的血肉。從而達到一定境界,學生形成一種成就感,自我學習,自我完善,感受不到壓力,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獨立完成英語寫作。
(四)合理評價、自我滿足
學生在獲得某種心理滿足時,會產生高一級的需要,這種需要被心理學家叫做生長需要,學生獲得越多的滿足,就會產生更強的繼續學習的需要。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是通過不斷的引導,讓學生產生心理滿足,增強主動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動機產生前,我們一定要加大鼓勵,不斷引導,促進學生產生動機。在課堂上,利用好的評價機制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滿足度。
ARCS的動機設計模式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構建了系統的理論基礎。在教學中具有實用價值。傳統的寫作課堂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被動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通過更恰當的手段加以控制和改善課堂教學環境,有效地對學生動機可控因素ARCS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滿意度,從而維持下去并得到加強,從而提高英語的寫作能力和運用能力。該模式可操作性強、效率高、值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Keller J Developmental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J] .Joum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7(3).
[2]英語專業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
[3]激發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動力的思考[J].
作者簡歷:
張艷(1981— ),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工處,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和學工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