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日格樂
摘 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報刊閱讀量有所下降,其根本原因是讀者意識的匱乏。本文針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總結了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并以此為依據分析了當前報刊編輯的工作現狀。同時提出報社編輯增強讀者意識的方法,旨在提升我國報刊出版物的整體質量及閱讀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報社編輯;讀者意識
一、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
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呈現多元化結構,豐富的信息資源優勢凸顯,但是隨之而來的也產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無論在信息收集上的廣泛性還是在信息閱讀上的便捷性,都遠高于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效能。讀者通過微信或微博等媒體客戶端,也有意識的選取了為己所用的信息資料,而這些快餐式信息的傳播途徑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同時新媒體時代的特征也表現為公眾獲得了更多的參與感,通過自行拍攝的照片和撰稿,可以在新媒體的平臺中大量發布與傳播。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激勵了部分讀者由閱讀者身份轉換為編輯者的現象,促進了草根編輯隊伍的進一步擴充,讓信息傳播速度與基數都得到了廣泛提升。
二、新媒體環境下當前報刊編輯的工作現狀
(一)無法滿足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
與新媒體相比報刊的信息量較少,無法滿足多層面讀者的閱讀內容拓展。不僅是基于版面的限制,更源于信息閱讀需求的轉換,人們對于從報刊中獲取精神需求的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人民日報》為例,民眾在讀取相關時事新聞時,有對經濟發展的信息需求,也有對大國政治感興趣的部分,而在一期報刊中的承載信息量是有限的,滿足多數讀者需求尚屬不易,考慮全面也較為困難。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在選取報刊內容時針對性的內容比較符合讀者心理,但是報面內容相對固定,迎合哪一部分讀者閱讀心理成為現實問題,如果無法滿足不同層次的讀者需要,那么也就難以獲得讀者的歡迎。
(二)刊登信息的價值有限,沒能從讀者角度審視
新媒體的多元化信息與傳統報刊形成鮮明對比,傳統報刊明顯缺乏從讀者角度發掘信息價值的能力。其中存在新媒體的網絡傳播優勢,但是從根本而言報刊編輯也有自身不足的地方。一方面,報刊編輯內容存在真實性問題。部分報刊為了迎合讀者心理,將信息進行擴充或者夸大信息成分。如部分健康養生類的報刊,經常刊登養生方法或者相關信息,但是這部分信息在刊登之前并未進行有效性的甄別,那么信息提供的價值也有待參考。另一方面,部分報社編輯自身在文章審核或者出稿時,為了降低信息采集的費用和人工,從網絡資源中大量提取相關內容,對這部分信息僅完成了簡單的加工與潤色便刊登出來,沒有切實從讀者角度審視文章內容。那么這樣的報刊信息也失去了讀者的支持與信任,更加會影響報社的發展。
(三)報刊編輯工作缺乏讀者的參與和支持
新媒體為讀者提供的參與度是目前報刊無法實現的,那么也就難免形成參與感下滑的現象?;ヂ摼W促進了新媒體的誕生,同時為新媒體建立了與讀者的溝通平臺,在網絡環境下讀者暢所欲言,而新媒體在選擇內容時也會更多吸取讀者意見,才促使了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反觀傳統報刊收集讀者反饋信息的形式上,明顯落后于新媒體,與讀者建立溝通與交流產生了現實問題。然而讀者在閱讀報刊的過程里,始終未能與報刊形成有效交流那么也就無法促進讀者在報刊閱讀中獲取歸屬感和參與感。長此以往才會流失大量閱讀人群,導致閱讀量與銷售量的下降。其根本因素也是報刊出版內容沒有反映出民眾訴求,因此及時解決與讀者的溝通問題也是當務之急。只有從讀者的反饋信息中獲取出版內容的規劃渠道,才能真正構建讀者意識從讀者角度構建報刊信息迎合讀者心理。
三、新媒體環境下報社編輯增強讀者意識的方法
(一)新媒體時代報社的發展方向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孕育而生,打破傳統媒體的多方面限制,豐富了人們對于信息收集與索取的功能實現。從中能夠發現,傳統的紙質印刷的刊物明顯在銷量上有所下滑,其基本因素在于新媒體時代賦予了公眾更多的獲取信息渠道。那么在多渠道信息的選擇上,公眾選擇的方向增加,促使報社在其中的市場份額降低。但是從本質上分析,新媒體時代擴充了公眾視野,卻未能完全迎合讀者對于信息的需求,新媒體提供的信息資源更多表現為娛樂形式或者非主流文化傳播,多數以吸引眼球為目的,無論是文章內容還是文章內涵都與傳統報業相提并論。在讀者意識上也多為休閑參閱,缺乏相對的知識累積。然而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社編輯而言,在新媒體時代深度激發讀者的閱讀意識,才能夠在與新媒體的博弈中保存閱讀價值,因此研究增強讀者意識的方法也尤為重要。
(二)結合讀者的需求,全面優化完善報刊版面設計
增強讀者意識需要了解其閱讀報刊的基本需求,通過增加報刊內容的可讀性,同時賦予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與及時性,才能重新獲得讀者的認可。而且在此方向上也需要不斷優化版面設計,將豐富的內容注入其中,迎合讀者心理訴求從而獲得廣泛支持。一方面,報刊編輯首先要掌握讀者心理,要將本報刊的受眾群體進行分析,充分了解其主流閱讀者的偏好,以及年齡層次與社會身份等信息,從讀者角度分析應當進行報刊版面改進的部分與方向。另一方面,報社編輯也要大量參考讀者反饋信息,通過信息回復與及時溝通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谧x者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進行版面設計,再將豐富的信息內容經過反復審核,與整體報刊內容相融合,才能提升文章質量與效果,為報刊提升閱讀價值,迎合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心理訴求。
(三)激發讀者的參與感,建立溝通的多元化渠道
對不同的讀者人群應當進行不同的反饋機制,將為報社投稿的部分讀者作為報社的堅實后盾。通過大量發掘草根編輯為報社所用,更加體現出新媒體時代的公眾發言權,也是對于民眾心聲的重視與發揚。當讀者與報社站在同一高度,也會形成最為忠實的讀者人群。而且這部分讀者也是代表了普遍讀者人群的客觀想法,將版面設計出特色風格,融合讀者想法提供相應的版面表達方式,將成為與讀者建立溝通的新型方式。一方面,可以在版面中開設“讀者感言”、“讀者信箱”的主題,通過發布讀者來信,將報刊作為與讀者溝通的信息橋梁,進而促使讀者產生與報刊的參與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開展與讀者的“見面日”活動,在公眾場合表明愿意接受公眾建議的態度,進而聽取讀者心聲,才能通過活動方式促進編輯與讀者的交流,共同促進報刊質量與閱讀性的廣泛提升。此外,在新媒體環境下,網絡信息平臺不僅是為新媒體提供的便捷方式,同樣也為報社提供了與讀者溝通的平臺。報社編輯可以在公共網絡平臺中開設報刊的網頁或者論壇,將讀者人群大量吸引過來,從而收集讀者的建議信息。為了促進讀者在此方面的活躍量,報社編輯應當實時加入以供討論的話題,引導讀者針對報刊內容或者新聞實時進行探討,進而提升報刊讀者的參與感和群體閱讀交流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掌握讀者心理,認識到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特征。將報刊內容和版面設計做出符合讀者需求的整體框架,通過激發讀者的參與感,建立多重溝通交流的渠道。才能真正喚起讀者意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報刊的內容質量與信息價值,獲得讀者的認可與支持。
參考文獻:
[1]李青.新媒體時代報社編輯增強讀者意識的相關問題思考[J].科技傳播,2015,04:141-142.
[2]姜長淼.面向新媒體時代報社編輯如何增強讀者意識的研究[J].視聽,2015,11:154-155.
[3]楊博.新媒體背景下編輯如何增強讀者意識問題[J].采寫編,2016,05:68-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