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岳偉
朝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從解剖學角度看散打側踹腿及其訓練方法
張岳偉
朝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在本文中,筆者從武術散打側踹腿動作技術的基本特點為論述切入點,詳細講解了在這一技術動作訓練過程中所參與到集體運動中的各個工作肌群,從從解剖學角度提出相應的訓練策略,旨在為后續的中職院校武術散打的側踹腿教學工作提供新思路。
解剖學角度;散打;側踹腿;訓練
在當前我國各地區的中職院校中,大部分院校都開設了武術散打課程,其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增強其運動體魄。側踹腿俗稱踹退,屬于武術散打運動實戰技術中使用作為頻繁的腿法技術之一,而在教師的散打教學過程中,這一技法動作要領的教學也是整體散打武術教學的重中之重[1]。從人體肌肉群結構以及解剖學角度上看,側踹腿具有速度快、力量大以及攻擊距離較長、打擊范圍面廣的特點,在散打實戰中,靈活地應用這一技術不僅能夠有效阻截對手的進攻,更能夠在法功攻擊時重創對手,有效得分,因此,筆者建議,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側踹腿這一技術要領時,可有效結合人體解剖學知識,指導學生掌握膝關節、髓關節以及腿部力量的實際應用方法,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戰水平[2]。
從整體上說,側踹腿動作技術主要由三個部分或者說三個運動階段組成,即提膝階段、展髖伸膝踹腿階段、以及屈膝收腿落地階段。首先,在踹腿之前,學生應以實戰的標準姿勢站立,適當將身體重心往后退方向移動,此后,略微彎屈膝關節,將腳尖向外微微擴展,完成這一準備動作后,則可使前腿提膝上抬,值得注意的是,在提膝上抬動作發出的同時,機體上半身應向起支撐作用的腿側方向稍微轉動,從而確保機體整體運動的支持平衡,抬膝時也應使大腿盡量向前胸靠攏,使其彎屈至機體活動最大限度,大小腿之間處于相互折疊狀態,小腿則與地面保持垂直,支撐腿也處于自然伸直站穩的直立狀態[3]。其次,將兩臂屈肘駕于體側,勾起腳尖使得腳內側與地面之間相互平行,在通過支撐腿蹬地、碾轉以及機體的轉腰、展髖伸膝等一系列技術動作進行腳底蓄力,以大腿的力量帶動蓄力的小腿向機體正前方位出腿踹出,最后則完成提膝瑞直放胯動作。當然,從另一角度上說,武術散打的側踹腿動作并沒有一個十分嚴格的出腿角度與范圍,這是由于在實戰中,踹腿動作發出時,身體也會隨著支撐腿側方位傾斜的角度變化而改變具體的攻擊點高度,或者更準確的說,專業的散打運動員可以輕松地實現跟隨攻擊點高度變化而調整自身支撐腿側傾的斜度。在散打側踹腿的收腿動作時,支撐腿應用腳前掌為軸碾地,做到腳跟內收,將身體微向后傾斜,同樣的以大腿帶動小腿,將其收于提膝位置,放下后又形成實戰姿勢。
如上文所述,側踹腿動作技術中的可把握點較多,所以,在中職院校的散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把握這些技術關鍵點,積極運用人體生理解剖的知識為學生講解相應的技術要領,并指導其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掌握側踹腿這一技能。
1.提膝階段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在側踹腿的提膝階段主要設計到踝關節、膝關節以及髖關節三個主要關節部位的活動,其中,髖關節與膝關節的關節運動均為彎屈,而踝關節的關節運動則主要為伸,具體解剖學如表1所示。
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提膝時,首先應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髖關節的屈肌群訓練,從而提高實戰中的股直肌肌肉力量,具體訓練聯系方法筆者先提出如下方案:①負重高抬腿跑;②仰臥起坐;③仰臥剪腿;④立定跳遠;⑤負重深蹲起等。同時,由于學生在散打訓練中常常出現多關節肌“主動不足”與“被動不足”的情況,此時教師也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其進行相應的運動調整,對于存在關節肌“主動不足”情況的學生,教師可以仿照上述訓練方法為學生發展相應肌群的肌肉力量;而對于存在“被動不足”情況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發展相應地關節屈肌群肌肉伸展性,可采用的關節練習方法如下[4]。對于需要發展膝關節屈肌群肌肉伸展性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其進行:①正壓腿;②側踢腿;③正踢腿;④縱劈腿;⑤直腿體前屈等;對于需要發展髓關節肌群肌肉伸展性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其進行:①多級跨跳;②蛙跳;③立定跳遠;④俯臥背腿;⑤后蹬跑等。

表1 提膝階段關節解剖學分析
2.展髖伸膝踹腿階段的
展髖伸膝踹腿階段主要是指翻胯、翻髖以及蹬腿三個主要步驟,所謂翻跨,就是通過支撐腿與上半身的一些列動作往腳底蓄力,以大腿帶動小腿向前踹出并提膝踹直放胯;翻髖則主要指大腿與機體軀干之間、小腿與腳面之間以及大腿與小腿之間均呈現出相互垂直的關系。而在蹬腿時,機體軀干與大腿之間、小腿與腳面之間以及大腿與小腿之間的相互關系又會轉變為相互平行的狀態關系。
中職散打教學課堂上,教師則可以為學生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側踹退活動關節肌群的訓練方案,即發展學生的脊柱屈肌群,教師則可以指導其進行腹直肌,此時,可以采取的訓練方法包括①仰臥起坐;②仰臥兩頭起;③仰臥直角坐;④仰臥舉腿等;要想發展學生的脊柱伸肌群,則可以指導其進行豎脊肌力量的練習,相應的訓練方法有①向后拋鉛球;②俯臥兩頭起;③負重體屈伸;④縱跳摸高等。
3.屈膝收腿階段
在散打側踹腿的收腿動作時,支撐腿應用腳前掌為軸碾地,做到腳跟內收,將身體微向后傾斜,同樣的以大腿帶動小腿,將其收于提膝位置,放下后又形成實戰姿勢。在這一階段中,各個關節的解剖學情況與提膝階段的工作肌肉群情況完全一致,故,筆者在此不再重復其肌群的訓練方法。
在本文中,筆者指出了散打側踹腿技術動作中的一些解剖學肌群特征,在中職院校的武術散打教學工作中,體育教師可以參考相應的側踹腿運動的關節解剖學情況,為學生安排相應的肌群訓練方案,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側踹腿的技術要領掌握程度。
[1]黃增仁,席亞鳳.武術散打側踹腿技術特征及預防損傷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03):26-27.
[2]常保臣.武術散打中側踹腿的練習方法與技巧探究[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6):53-55.
[3]王聰慧,權黎明.散打運動中側踹腿進攻技術訓練手段與方法研究設計[J].武術研究,2016(04):52-54.
[4]陳晨.散打側踹腿的運用及訓練方法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2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