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射陽縣耦耕小學 徐 娟
多元評價
——高效課堂的利刃
江蘇省射陽縣耦耕小學 徐 娟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學生們的評價慢慢地成為教育評價的核心,這是因為任何教育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們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予學生們評價,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促進自我反思,提高能力發展。因此,對于學生們來說,要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自主發展,教師要更多地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多元科學的評價。讓多元評價落實到數學課堂,幫助學生們拓展思維,成績才能得以提升。
小學數學;數學課堂;多元評價
課堂是教學的第一陣地,提升課堂的高效性是教學的根本。我認為多元化的評價十分有利于課堂教學,在課堂上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根據從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地給予學生們多元、有效的評價,真正地將多元評價落實到數學的課堂中是多元評價的重中之重。
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評價,將緩解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枯燥無味,這其中巧妙地利用情境化的評價方式,將大大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以很輕松地引領學生們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因此,教師要彰顯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情境化評價,才能打開學生的興趣之門。
如在給學生們講解到“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節時,我在上課的同時,一邊用課件展示可愛的小動物圖片,一邊問學生們:我們班有三位學生在上節課的學習中進步非常大,所以我們將這三位學生評價為進步之星,我準備了9張可愛的動物照片獎勵給這三位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平均每個人能分到幾張嗎?該怎么表示出來呢?給學生們提出問題之后,我又根據學生們喜歡的小動物進行分組,每組分得不同數量的小動物圖片,并且把小動物平均分給這三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問學生:這與之前的9除以3分東西的情況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們按組積極發言,有的組說我們組有10張小兔子照片,平均分給三位學生,每人得到3張,還余下1張;還有的組說我們組有11張小蜜蜂圖片,平均分給3位學生,每人得到3張,還余下2張。學生發言之后,我又一次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不把余下的小動物也發給學生們呢?學生們都說,余下的不夠每人再分1張。通過對有余數的除法學習,告訴學生們生活中的分東西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再次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在這個案例中,學生們可以知道生活中分東西也會出現有余數的情況,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將評價因素融入實際的教學中,容易調動學生們的學習心理,激發學習內動力。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們投入到抽象的數學學習中來,自評、互評,只有這樣,教師的評價才能更加輕松地引導學生們主動探索,凸顯情境化評價教學的價值。
評價的方式要求多樣化,這是因為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性格,評價的目的更多的是應該對于學生進行強調與激勵,促進學生們的思維發展,找尋到適合學生們發展的教學模式,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十分重要。同時,教師要具備評價的意識,巧抓機會,還要關注全體與個性之間的差異,在合適的時間做出合適的評價,才能真正地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還是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節時,在帶領學生們主動探索后,我讓學生們主動觀察如圖所示的算式,并將這些算式進行分類。

根據學生們的回答將其分成了兩類,一類是之前學過的,一類是有余數的,順勢將今天要學的知識引出來,再次引導學生們去觀察這組算式,有的學生發現除數都是6,還有的學生發現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就等于被除數,對于學生們的這些發現,我給予贊揚,告訴學生們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接著還有學生發現在這組算式中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通過學生們的這些發現,我倍感欣慰,才知道每位學生的潛力如此之大。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我既尊重學生,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反而得到了不一樣的效果。因此,在突破教學難點的時候,教師要發揮動態評價的作用,指出學生的盲點,調動學生們去自主探究,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也要關懷學生,選擇有利于學生的交流方式,幫助學生們去解答相對抽象的數學題??梢姡嘣脑u價方式,是當下課堂教學的一把金鑰匙。
在學生們學習的過程中,參與學生學習評價的不但有教師,還有學生們的小伙伴,這就造就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對此,教師要發現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現象,敢于自評、互評,有意識地加強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聯系,在提高評價者主體地位的同時,讓評價變成主動參與、自我教學以及自我學習的過程。
在上述“有余數的除法”一節課中,學生們發現余數比除數小,這時候教師不要急于總結評價,而是要能引導學生們找尋到自己的漏洞,將這些漏洞在備課的同時穿插進去,抓住學生認真觀察這一點,讓學生們動手去操作,不但能推進自主學習的發展,還鍛煉了學生們手與腦之間的協調發展。接著,我提問:同學們,是不是在所有的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學生們意見不能統一,為此,我引導學生們利用手上的小棒親自擺一擺,去探究一下19除以6等于2余7,對不對?有學生將19個小棒分成6份,每份3根,余下1根;還有的學生說將剩下的7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還可以再分一次,每份一根,還余下一根,所以余數應該是1,我夸贊這位學生的思維十分巧妙,讓大家一看就明白。于是我把上述錯誤的算式改過來,19除以6等于3余1,再次讓學生總結余數比除數小,深刻明白了這一理論。
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間的交流活動,互相評價,讓學生們審視了自己的思維活動,更好地改進了自己的學習。我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學生們展開評價,使得評價與教學融為一體。
總之,評價教學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將有利于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提高對評價的認識,讓評價教學真正地融入教學中來,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