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教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高峰,然而這些早教機構在教育理念、課程內容、月齡階段的劃分上問題重重,另外師資隊伍的水平和教師培訓的現狀也令人堪憂。本文以Y市早教機構為例,對在研究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早期教育 課程 師資隊伍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008-02
【Abstract】There is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peak of Early Education industry,various kinds of early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pringing up.While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many problems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he partition on stage of education.In addition,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m of teacher.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clude problems and provide sulotions.
【Key words】Early Education;Curriculum; The Team of Teacher;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一、早期教育的意義和早教行業的發展前景
早期教育一般是指針對0~3歲的幼兒實行的教育,這個階段是嬰幼兒身體、動作、認知、情感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也明確提出,“應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作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中的早教機構承擔了早期教育的重要責任。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幼兒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二胎政策的實施使得早教機構迎來爆發式增長。本篇文章著重談論的是這些早教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在課程設置和師資隊伍兩個方面的問題與對策。
二、課程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課程設置的月齡標準混亂不一。嬰幼兒的發展是有順序的,也有其發展的敏感期,但是在具體的按照月齡排課時,缺少統一的科學標準。比如某早教機構19~24個月的課程內容中就加入了“語音認知規律、排序、順數、倒數”等內容,過于強調智力的開發,只看到了“敏感期”而忽視了敏感期出現的時間段,這種看似“合理”的課程設置,實則阻礙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脫離了實際生活的需要。
二是課程內容的家長指向嚴重缺乏。早期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能夠促進嬰幼兒的身心發育,也在于對家長教育方式的指導作用,早教與幼兒園教育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于其授課方式,早教多是以親子的形式進行教學,現階段的課程多是以促進幼兒發展為主,針對家長的指導活動安排則較少[1],忽視父母作為第一教育人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父親參與教養活動的方法的缺失。
三、師資隊伍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專業性低,師資短缺,隊伍不穩定。專業性低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歷水平大多以中專、大專為主,本科學歷的早教教師占比非常小;二是專業知能方面,早教與幼教在本質上的區別雖然不大,但在理論基礎、教學對象和授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對教師的教學經驗要求很高。
應屆生因為專業不完全對口,或者一旦通過其他工作崗位的考試,即奔向別處,有經驗的、已婚教師又因為早教的工作時間是周三至周日,不方便照顧家庭,有合適的機會便會選擇換工作,這些都是造成早教師資隊伍不穩定的因素。
其次,教師的崗前培訓太籠統,職后培訓不及時。早教機構的教師主要來自幼師專業或是有幼兒園工作經歷者,“專業知識結構局限在3~6歲的幼兒園教育技能上,對0~3歲嬰幼兒的教養知識了解甚少”[2]。目前,“我國的師資培養體系中沒有設置專門針對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專業,0~3歲的早期教育相關內容僅僅作為一門選修課來開設”[3]。早教機構為了能夠使新進教師快速上崗,只能采取簡短的崗前培訓,讓教師大概了解這門課上課的形式和步驟,然后發給他們完整的教案,職后的培訓多是通過聽有經驗的教師上課,缺少集中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在知識和方法上的更新培訓,教師很難做到從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來設計和實施課程。
四、針對早教機構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在課程理論的選擇方面,應采取結合實際的態度,結合教師們的接受能力,結合當地的教育現狀,盡量使其本土化和生活化。其次是課程內容的設置上,要意識到父親參與幼兒成長發展的重要意義,“現實生活中父親參與嬰幼兒教育的時間較少,使得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失了對男性力量的感受和體驗。”[4]因此早教機構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當彌補這部分的缺失,在課程設置上提高父親的參與度。最后是在課程實施上,教師要逐步地脫離已有教案,以幼兒的發展現狀為出發點,做到靈活有趣又不失教育意義。
一支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是教育的核心。首先是有資歷的高等院校,可開設相應的早教專業,培養專門的早教人才。其次早教機構必須建立一定的教師選拔標準,不僅僅是在學歷上要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理念與師德;最后是在針對教師培訓方面,早教機構可以采取與培訓機構合作的方式,一來是可以保證培訓出的教師能夠切合本地幼教事業發展的需要,二來可以給早教教師提供后續的提升培訓,使早教教師在工作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專業的發展,做到及時更新知識,與時俱進。
五、結論
縱觀全局,早教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市場和早教機構的多方有效合作,政府在敦促和支持幼兒園教育發展的同時也應兼顧早教領域,兩條腿走路,為幼兒的發展從基礎開始保駕護航;市場應為早教機構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實現私立早教機構順利發展的愿景;而早教機構自身要承擔起教育的重任,以教育性作為機構立足發展之根本,切實服務于中國的幼教事業。
參考文獻:
[1].劉丁玉,易連云,陳華.地級市私立早期教育機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1)138-143
[2].高向東,牟宇峰.大城市社區0~3歲嬰幼兒教養現狀及對策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9(7).
[3].劉霖芳.我國早教機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10).
[4].沈穎.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現狀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作者簡介:張真真(1993-)女,漢,河南,碩士學歷,青海師范大學,在讀,學前教育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