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惠彬
摘要:人文素養是以追求真、善、美為人的價值核心和人生境界,是人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目標。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現狀,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加強人文素養教育的多種途徑來闡述如何提高高職高專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職高專學生;人文素養;途徑
高職院校由于受形成原因、培養目標、辦學規模等原因影響,學生的人文素養一直相對薄弱。人文素養是以追求真、善、美為價值核心和人生境界,是人和諧發展的重要目標。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是現代高職院校教育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對促進高職高專學生人格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一、為什么要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人文素養
現狀及成因分析:這些年來,我一直在高職院校做輔導員,從事著學生管理工作,感覺到我們的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很是欠缺,主要表現:
(1)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史知識普遍缺乏。他們意識不到讀文學經典的意義,甚至瞧不起經典文學,對中國文學史更是知之甚少,網絡文化占據了他們閱讀的主體地位。就拿《三國演義》來說吧,我曾調查過大一的新生,是否讀過?400多人中也就13個人有完整看過,還有很多人是通過游戲了解一些人物,有30來個同學只讀了開頭幾回,他們說實在是讀不下去。《紅樓夢》的情況就更不妙,也就十來個同學有讀。
(2)對前途困惑、迷茫。社會導向更多的是關注學生“以何為生”,社會節奏快,變化大,對技術的需求越來越直接,導致現在的高職高專學生越來越多地出現心理問題。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是重視“以何為生”,缺乏從個體角度去關注學生“為何而生”。因為心理問題自殺、退學的比比皆是。更多的學生是迷茫群體,他們對學習無所謂、對他人對社會態度冷寞,在學校除了逃課外,女生追劇,男生打游戲,混日子。
(3)實用傾向性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我們的社會評價人的標準更多的是物質財富,實用主義和物質化心態在高職院校中較為盛行。他們不關心自己內心的豐富、人格的優化,更多是關注自己怎么才能變得有錢。做個屬絲多自在,心靈空虛,靈魂貧窮。
我曾有一個學生競聘廣州市某企業的形象大使,當時考題里有大量人文素質方面的知識,這個外形極靚麗的女孩因為只重外表和才藝,而缺乏文史知識慘遭逃汰。她的出局不正是說明了社會對人文素養的需求嗎?
二、高職院校加強人文素質教養的途徑
(1)樹立新時代的人才觀念,加強人文學科建設。樹立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現在我們國家大力倡導中國夢一民族復興之夢,無論哪人城市都在講仁、義、禮、信,那么,我們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應該以此為方向,把人才培養重心落實到培養學生形成完美的個性、健康的人格、自由開放的精神、創新開拓的意識上來。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糾正以往唯技術、唯知識、唯分數的傾向,培養既有較寬的知識面,又是待人以仁、為人有義,處事有禮,品性中有信的儒雅之才。
(2)夯實高職高專學生的人文素養基礎。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后進入的崗位與本科生是有所不同的,他們的人生態度和心理機制也處在形成階段,追求刺激等社會不良思想影響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要根據情況,協同學生管理工作者,創建一套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教育體系。在課程設置、資源配置、經費投入、師資培訓l等方面保證人文學科的教學需要,在高職院校開設人文社科類選修課,尤其是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課程,為高職院學生接受較為系統的人文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3)加強教師的人文素質培訓,優化學院人文素質方面的課程設置高職院校的教師也要認識到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時代性與重要性,自身要加強人文素質的積累,自己有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有個高職院校曾開設一門課程,《文學與藝術鑒賞》,單從這門課程名稱就暴露了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多么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養。這樣的教師如何給自己的學生培養人文素養呢,所有加強高職院校教師的人文素養是多么迫切和必須。
(4)引導學生多讀經典,用經典養心。文學經典與人文素質的培養之間有著積極的、廣泛的關系。我們都懂:讀書能修身養性,讀經典更是能讓人有氣質,有內涵。高職高專學生跟廣大成長中的年青人一樣,對于自己的心靈、需要、渴望與夢想很是關注,也希望在在大學里得到豐富,完美,這就需要培養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用經典來滋潤他們的心靈,用古詩詞來讓他們感受到中文文化的璀璨與博大,通過這些經典,他們更能懂得做怎么的人才既符合社會的選擇,又讓自己人生快樂。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開設《文學鑒賞》、《現代漢語》、《國學教育》等經典文化教育教程,讓學生能夠吸收不同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思想精華、人生智慧,提高學生內在的精神素養、文化修養,高職高專的學生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學生品性教育,優化高職高專學生的人文素養。現在高職高專學生面臨的壓力表現在學習方面、人格塑造方面、情感方面、人際關系、就業壓力等等,作為教育者和管理者,要著重加強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他們的人文素養。①自信、自強的精神:要教育他們自信、自立,有敢為天下先的競爭意識,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工作和生活,用頑強的毅力,腳踏實地去實現人生目標。②愛崗、敬業精神:人要生存發展就必須敬業愛崗,高職院的學生沒有任何好高騖遠的資本,應該立足平凡,甚至是一個藍領工人,要有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③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重心是育德。培養學生在校要有良好的學生品德,走上社會要有良好的公眾道德,走上工作崗位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④誠實守信的品質:誠信是立人之本,立業之本,立國之本。多開展關于誠信的講座,誠信的品質就會深入到高職高專學生人品中去,成為他們為人處事過程中的底線,助學貸款不違約,申請助學金的資料真實,言必行,行必果。
(6)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濃厚的人文校園文化氛圍對高職院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及美好人格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因此學校要因勢利導,營造一種既充滿人文關懷、又可以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環境,團委、學生處、基礎部、心理咨詢中心、系部學工組要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給年青人提供展示聰明才智的舞臺。可以通過開設講座,建立一些人文社團,開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生活,進行各種競賽活動等措施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能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華。
一個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的大學生才是社會期盼的人才,才會有成就感和做人的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