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青
摘要: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帶來了教育思想的顛覆,為教師提供了更好的交互平臺,為學生帶來了創造性的教育方式。不言而喻,其引領了一場教育革命。然而在國內,翻轉課堂發展遇到的障礙日益顯現,班級規模太大,教師能力不足,教育觀念難轉變等等問題,而中國教育界該如何讓這位“移民”更好的在中國本土生存和發展,如何冷靜思考翻轉課堂在國內的發展,為此提出實用性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發展障礙;冷靜思考;解決方法
2011年12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始引進我國,并陸續在各大高校進行實踐,也有很多專家人士進行大量的理論研究,然而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發展過程中有些不足和障礙?對于外來文化模式的納入,是否根據中國教育現狀進行調整,還是全盤吸收7這類問題還未得到充分的解釋和合適的解決方法,本文在翻轉課堂本土化行動背景下,對翻轉課堂的發展障礙和解決方法進行闡述,及如何理性吸收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并在國內各大高校和中小學校成功實踐開來。
一、翻轉課堂發展障礙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具有先進性和突破性,但在國內實踐過程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完全走出傳統教育理念的影子,同時也受到教育條件、教育規模的各方面限制。
(1)班級人數較多,老師難以一一指導。翻轉課堂是課前學習,課中討論的教學模式,學生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問并得到回答,而老師也不必在對學生進行冗長枯燥的授課。可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學生人數較多,在短短45分鐘的授課時間內,很難完成對一個班的每個學生的每個疑惑進行解答,而且在翻轉課堂教育模式下,課堂氣氛活躍,試想一下,很多學生不停的請教老師問題,老師也要不斷切換地點和思維,更不用說還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會乘機搗亂,擾亂課堂紀律,這該是多么一個混亂的場景。(2)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和教師能力限制,難以推動翻轉課堂發展。中國主流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傳授式講課,即使在新型教育模式下,老師依舊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教師被當成解答問題的萬能機,一是教師自己把自己當成萬能機,在學生面前不敢也不能說不字:二是學生把教師當成萬能機,學生提出的一切問題教師都必須回答正確。”而且翻轉課堂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不僅課下需要錄視頻和錄像,也需要老師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已不在老師的控制范圍之內,這對國內教師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
二、翻轉課堂發展在中國的理性實踐
(一)翻轉課堂熱潮原因
隨著可汗學院視頻課程風靡全球,翻轉課堂這一概念也逐漸成了主流的教育思想。而翻轉課堂在中國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迫切想要改變傳統課堂的心情。當代,越來越多的學生追求個性化發展,傳統課堂已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老師也厭倦了枯燥而又冗長的教學過程。此時翻轉課堂的引進,讓廣大師生看到教育改革創新的希望;第二,翻轉課堂具備高效課堂的基本特征。翻轉課堂模式在課前,利用網絡技術,來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課中,學生主動提出疑惑,老師解答;課后,師生通過交互平臺,交流學習心得。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從旁輔導,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創新探究的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老師也能夠做到因材施教。
(二)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
但面對熱潮,又不禁引起人們的思考。“人家的文化根基生成了人家的教學模式或方法,簡單的移植過來是否就能存活?像引進流水生產線一樣引進教學思想,像引進技術藍圖一樣引進課程教材教法,是否會凝固量化人家的文化,同時也約束本土教學思想的生命力。”因此,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和認真對待外人文化的傳播和吸收。“然而大多數的研究者也不外乎‘怎樣怎樣辦。很少有小學教員提出關于設計教法方面‘伺以?‘為什么?‘有什么根據?等問題。”因此,對于外來文化翻轉課堂,應對其進行理論研究。吸收翻轉理論,結合國情,進行大量的實踐研究,實現中國本土化特色教育模式,而不是一味的發表一些如伺實施的報告,或者夸大翻轉課堂的優勢。
其次要防止“破壞式創新”。“破壞式創新”最早源于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創新理論大師克萊頓·克里斯滕森教授在1997年所著的《創新者的兩難》,書中提出了“破壞式創新”。這是對吸收翻轉課堂的一個警示:在推動翻轉課堂的發展的同時,不能完全替代和摒棄中國教育理念,兩種文化理念同時并進,互補互融。在不完全了解翻轉課堂的理念,又不深刻明白翻轉課堂學習方式的前提下,不可憑直觀感覺做出判斷,應謹慎對待。“不分學科甚至不分學段整體翻轉,先顛覆再修復,認為改革就必須除舊革新”,這是不可取的。因此要理性實踐翻轉課堂,與中國國情結合,成功實現本土化。
(三)主要實踐方式
1.擴大學校規模建設,向全社會招聘優秀教師
雖說擴大學校規模建設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教育是治國之本。針對一個大型班級,雖說不能一步小班化,至少要不斷的改善,學校應先適當的減少班級人數,當地政府提供資金和技術輔助,幫助學校擴大學校規模,增加班級數量,跟之,教師數量也要提升。這樣不僅能夠逐漸推動翻轉課堂的實行,也能夠減輕國內教師行業就業壓力。
2.提升教師個人素養,提供教育培訓
翻轉課堂對老師的教學能力要求較高,教師應該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也要抓住翻轉課堂的重心,把握好“教”與“學”之間的矛盾。正如裴娣娜所言:“教學活動中,教離不開學,學也離不開教,教學永遠包括教與學,是教與學的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學校也應緊跟教育發展步伐,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及時補充教師的教學知識,也要定期的進行檢查,督促教師自行提高自身素養。
三、結語
薩爾曼·可汗曾說:“翻轉課堂并不是什么理論,也沒有規定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它存在于真實的世界,并在慢慢的發生改變。”翻轉課堂目前在國內的發展理論研究愈加熱烈,而對于他的未來發展也是眾說紛紜。就其發展現狀來說,應先從其理論研究入手,抓住翻轉課堂的關鍵點,能夠逐漸解決其發展障礙,提供成功實施的保障。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和質疑,不要盲目的的按照國外教學模式強加在學生身上,這樣會適得其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