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金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和工業化建設進程顯著加快,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但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大大降低了人們的生存質量,因此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需要提高對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視。水庫的作用主要是為人類提供水資源,一旦在水庫中出現問題,就會降低水庫水質,進而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直接影響。目前我國在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導致整體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加強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對當前在水庫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水庫管理和環境保護的有效對策兩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水庫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存在問題;改進對策
由于人們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逐漸對水庫造成嚴重污染,進而導致水庫周邊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水庫水質大大降低,這會直接降低人們的生存質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很多地區存在著嚴重的水資源緊缺問題,水庫是城市供水的主要來源。這樣一來,水庫的功能逐漸從發電、防洪,逐漸轉變成供水,并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加快,這一功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以此為背景,加強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提高水庫水資源的質量是當務之急,相關部門也需要提高對這一方面的重視。
一、當前在水庫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污染物處理方式不科學
一旦水庫中出現污染物之后,會大大降低水資源質量,因此加強污染物治理是水庫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只有合理化處理好污染物之后,才能夠將污染物的影響降到最低,以免導致水域系統失衡、庫區水質惡化。同時,一旦水庫中出現大量污染物,就會導致水資源出現有機物質過剩,急劇增加營養鹽類物質,水體富營養化,進而直接造成水體中生物死亡[1]。另外大部分的水庫的目的除了用于防洪抗災之外,還是城市用水的主要來源,因此保證水資源的質量是十分關鍵的。但目前在處理水庫中污染物的方式不太科學,一方面難以有效的處理好其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甚至會對周邊環境再次造成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相關部門必須提高重視。
(二)庫區管理不科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逐漸發生變化,這對水庫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從某一角度上來說,人類建設方式正在逐步的改變庫區環境,并逐漸向多元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方向發展。這樣一來,管理人員在實施管理措施的過程中,就需要根據人類活動的改變、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對管理對策進行適當調整,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促進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2]。但是由于相關部門對庫區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沒有實施科學的管理,整體效果較差。
(三)沒有把握好治理重點
水庫在正常的運作過程中,相關人員也需要實施有效的管理和監督,特別是對于重點環節來說,需要提高重視程度。但目前在水庫管理的過程中,很多工作都還不夠完善,部門工作人員沒有正確的把握管理重點,管理模式單一、管理思路不清晰,并且在管理過程中也沒有充分的結合生態環境保護。正是由于在水庫管理過程中沒有明確把握好治理重點,對生態環境保護有所忽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環境破壞程度,導致環境保護和庫區治理工作效果不顯著[3]。
二、加強水庫管理和環境保護的有效對策
(一)強化污染物處理
隨著庫區周邊污染物不斷增加,管理人員就需要提高重視,并積極的采取措施有效處理。同時還需要對庫區周邊進行嚴格管理,減少污染物,加強環境保護。其管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如果在水庫周邊的家庭作坊、企業所排放的污染較為嚴重的話,則勒令其變遷,并禁止其他企業直接向庫區中排放廢水;二是在水庫的集雨區,禁止他人進行規模養殖;三是在庫區周邊,禁止堆放工業廢渣或生活垃圾;四是在水庫中,不允許放養畜禽、經營游樂場所或水上餐廳;五是在庫區周邊地區,禁止電魚、炸魚、毒魚等,或者是用任何形式破壞庫區中的漁業資源;六是禁止在庫區中排放生活污水、工業污水或投放飼料等[4]。
(二)明確治理重點
1、加強水質監測工作
水質監測工作是水庫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水質監測工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生物監測和理化監測,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生物監測方法,監測對象主要是針對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通過全面分析和觀察后,保證不會對庫區的水質產生危害,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的話,則需要及時的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處理,保證庫區水質不會受到影響。另外,相關部門還需要根據庫區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水質和生態環境保護。
2、擴大水源涵養林的面積
水資源作為水庫中的主體,自然是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為了保證水質,還需要做好與之相關的工作。比如為了保證庫區水質,在水庫周邊會分布著大面積的水源涵養林,這也是庫區水質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水源涵養林自身來說,主要發揮出三個方面的效益,即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其功能性作用主要是對水資源進行合理調節,進而促進水循環功效得到強化[5]。因此,通過擴大水源涵養林的面積,庫區水資源的質量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水源涵養林建設過程中,還是需要加強對當地實際情況的考慮,以免產生相反的作用。
3、維持生態平衡
在水庫周邊,可以加強濕地監督和管理,注重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保證水庫能夠始終呈現出自然的特色;還可以注重種花種草、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加強對綠色生態圈的營造。在管理水庫過程中,通過應用多樣化的節水措施,水庫供水能力就能夠得到進一步強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水庫管理中可以應用各種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而提高水庫的用水效率。如果在庫區還同時開展漁業養殖工作的話,還需要積極的改進和優化傳統的養殖理念,注重對資源優勢的激活,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基本要求,加強庫區周邊生態環境建設和水質管理,在促進庫區經濟效益值增加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實現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的一體化發展。
結語:總的來說,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庫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水庫水質的重要保障。針對當前在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和人員需要提高重視程度,首先強化污染物處理,將庫區周邊污染物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需要明確治理重點,在加強水質監測工作的同時,擴大水源涵養林的面積,維持生態平衡,提高水庫管理效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從本質上來說,水庫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同時做好兩項工作,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水庫的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榮周,鄧尚麗,王秋娟,李啟藍.淺析重慶市榮昌區高升橋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對策與建議[J].四川環境,2017,(02):151-154.
[2]陳承.水庫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展望,2017,(09):170.
[3]程希雷.大伙房水庫生態環境問題及保護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11):149-152.
[4]毛華平,楊蘭蓉,許人驥,魏復盛,孟偉,蔡道基,陸佑楣.三峽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與增殖漁業發展對策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4,(08):92-96.
[5]劉師潔.淺談西吉縣農村人畜飲水與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3,(24):475-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