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寧耀玲+江陽昊
摘 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傳統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子商務市場和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調查,從2011到2015年,在全國337個城市中,杭州的數字普惠金融排名第一,成為全國最大的"移動支付之城"。對于杭州一躍成為首個"無現金城市",大家在驚嘆之余不免存疑:它到底是怎樣實現的,這種支付方式是否具有普遍性,在全國能否大規模實施……針對這一系列的疑問南京工業大學機械學院 15級本科生寧耀玲、陳冬梅、江陽昊三人組成的團隊開始了杭州無現金調研之旅。我們團隊通過實地調查,網絡問卷等方式發現移動支付的發展迅猛且前景很好,但真正的"無現金社會"是無法實現全面覆蓋的,只能是實現最大程度的普惠。
關鍵詞:無現金化 支付方式 普惠 推廣
一、杭州出行的無現金化
杭州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時,只需要使用支付寶 銀聯金融IC卡和具備NFC功能的設備即能購票。而在此之前,杭州公交主要的支付方式是零錢和刷卡支付,而零錢攜帶不便、清點運送耗費大,實體卡充值地點少且分散,易丟失,無法查刷卡記錄……因此無現金支付方式應運而生。就在今年6月底,杭州公交集團聯合螞蟻金服和市民卡公司,開發了“杭州通支付寶公交卡”。而其衍生物多功能pos機,支持二維碼、銀聯、虛擬公交卡和現有的IC卡多種支付也加速了杭州出行的無現金化。相比之下,其他城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全國87.8%的地區公交地鐵無法實現移動支付,且主要出現在共享單車以及滴滴出行上。擁有最多地鐵線的一線城市卻不是最早實現地鐵無現金化。經過我們分析,有如下四點原因①杭州是旅游城市,旅游業占比大,流動人口多,移動支付盡量為游客提供便利②地方企業的經濟輻射影響。支付寶的總部位于杭州,政府支持本地企業的發展,給予了較大的發展平臺,企業反過來提高政府業績,促進經濟發展,實現政府企業雙贏③杭州作為支付寶公司的總部,擁有其他地區難以實現的便利,一旦電子支付系統及硬件出現問題,可以及時地維護與更新④作為新一線城市,杭州僅擁有三條地鐵線,實現無現金化技術難度相對較低,風險較小。因此選在杭州試點,再逐步推廣到全國無疑是最保險的做法。
二、杭州醫療的無現金化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里我們了解到,前來就醫的患者可以在支付寶里查找“電子社保卡”,或在醫院“掃臉”即可收取一張電子社保卡。就診前,只需要掃碼認證身份,就診完畢后,再次掃碼,就能自動扣減醫保后所需的自費部分,甚至參保人可以將自己醫保賬戶余額轉給家人,這就意味著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在杭州看病。相比之下,實現全民醫保的上海,其醫療機構僅限自費或醫保病人的自費部分且不支持“脫卡”支付,醫保結算必須在專用讀卡器上進行,更不可能實現如杭州的手機掛號預約,接收候診提醒,在線繳費,查詢報告,實名認證等多項功能。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上海不具備像杭州一樣集社保、醫保、金融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社保卡。我們的問卷結果也顯示,全國49.5%的地區并不支持醫療移動支付,即使已經支持了的公立醫院(占比27.8%)也必須持有醫保卡,社保卡。也就是說大部分地區并不支持移動支付,更不用提“脫卡支付”了。而且關于“電子社保卡”,業內還存在著爭議。國家人社部門明確規定,醫保結算必須得用實體醫保卡,電子憑證并不被官方認可。因為國家在電子支付這塊的法律尚未完善,再加上個人誠信度的問題,很有可能會造成醫保濫用。但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問題解決的前景是樂觀的,可以借鑒杭州的醫療支付模式,仿照杭州醫院的“人臉識別”技術,多部門共同協作,逐步實現“一卡多功能”,真正地方便市民。
三、杭州無現金化的推廣
在杭州的走訪中,我們發現無論是游客較多的景區,還是本地居民較多的街道甚至是菜市場,都有掃碼支付,整齊劃一的二維碼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網絡問卷結果也顯示了全國各地的大小型商店、酒店賓館已實現掃碼支付的占比約92.6%,可以說是基本無現金化。但是從全國來看,菜市場的移動支付占比只有24.8%,比我們想象的低很多。我們通過分析發現 ①移動支付方式過于透明,商販無額外利益②商販主觀心理因素,拿現金比較踏實③菜市場的構成主要是中老年人,他們現金支付的觀念根深蒂固,不愿嘗試其他支付方式④受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無法使用支付軟件完成移動支付。不難發現,在無現金的普及上,中老年人和文化水平較低的人無法很快適應。我們必須意識到“無現金社會”并不意味著現金的消失,就如推行該政策較早的丹麥,在醫院、藥局以及郵局等機構至今仍然采用傳統的紙幣支付。我們也必須承認,移動支付的發展迅猛且前景很好,但真正的“紙幣虛擬化社會”是無法實現全面覆蓋的,只能是實現最大程度的普惠,人為的強制實施只能增大貧富差距。所以移動支付的運營商以及政府應該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上述人群,更廣泛地普及其理念,實現真正的普惠大眾。
結 論:
總得來說,移動支付有利有弊,政府及企業在推動無現金社會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移動支付方式的發展和創新、普惠程度以及安全風險可控程度等都對其存在著影響,紙幣虛擬化的時代的影響因素較多,加之各個城市的特殊性,能否推廣開來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疑問。
參考文獻:
{1}《解放日報》2017年7月5日第005版《杭州醫保啟動移動支付,上海還要多久》 孫剛 黃揚子
{2}《中國交通報》2017年6月28日低006版《移動支付驅動杭州公交新變革》楊美霞 諸杰
{3}中國知網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作者簡介:
陳冬梅(1996-),女,江蘇省南通市人,民 族:漢 職稱:無,學歷:在讀本科生 研究方向:新能源科學與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