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響 周國莉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各類APP軟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在教育改革的一片呼聲中,應用于教學的APP也應運而生。本文主要對于移動互聯新型學習方式相比于傳統學習方式的改進以及關聯,以及應用APP輔助教學時應當改進的地方,讓學生通過APP輔助教學更好的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素養,也使得教育事業得到一定的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APP軟件 傳統學習 教學 移動互聯新型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019-02
一、教學APP出現的必要性
1.互聯網的普及性
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迅猛,隨著手機研發的成果顯著,功能也越發的齊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在互聯網為主體的信息時代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及自身信息需要,各類學習APP迅速以其廣大受眾迅速占領市場,并且收獲了大量的用戶。
2.人們閱讀方式的轉變
智能手機的功能多種多樣,之前我們只能坐在電腦前完成的事,現在已經可以躺在床上用手機輕松實現,其中發生改變的就是我們的閱讀方式,其逐漸由原來的普通紙質版書物閱讀,更新為現在的電子屏幕閱讀,我們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現在更多的是在手機上填充我們知識的海洋,而且現在身邊人在追求隨時隨地讀書的同時,還想要紙質書般質感的書。于是滿足這種讀者的電子產品kindle也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其無論在質感還是顏色上都很接近紙質書,優點就在于可以在移動的新媒體上隨時隨地的調取海量資訊,讓我們可以坐享海量閱讀。
3.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
根據上述兩條來看,手機的普及以及人們閱讀方式的轉變,都促使著手機APP在當今時代有著一定的立足之地。當APP用于娛樂以及日常生活時,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由此可見,隨著移動媒體的不斷發展,當APP用于教學時,學生可以利用APP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調取任何自己想要的學習內容,這是其他學習方式無法比擬的。因此,通過以上幾點是使得學習型APP也奠定了其在各類學習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二、運行在APP軟件教學的一些思考
1.APP軟件應該以分層教學為前提條件
當學生最初進入APP教學軟件時 ,應給與一定的測評,大致了解一下學生的綜合水平,由此系統挑選適宜的課程難度予以授課。例如背單詞軟件就可以根據測試學生單詞的掌握情況調節適宜的單詞量,然后經過一次次的測試再進行調整,這就好比傳統授課方式中老師對學生進行座位調換,以及上課有針對進行提問的分層式教學,無論是傳統教學還是移動互聯新型教學都應該一次為前提提高教學效率。
2.處理好傳統教學手段與移動互聯新型學習的關系
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可以隨時解答學生在課堂上的疑問,所以,我們在APP教學方式上要沿襲這一優點,在APP教學軟件的設計上,要加強問題反饋的功能,讓學生能夠隨時把自己在課堂上的問題予以反饋,并且老師能夠及時的解答,最好能夠在課上學習,課后建立一個學習談論的群,充分的利用發達的網絡使得學生能夠扎實的掌握知識,隨時解決課后產生的問題。關于作業的批改以及反饋問題,研發出的APP軟件還支持在線解答,對于難以描述的問題還可以利用拍照片進行上傳問題,而且給學生解答的不光有老師還有其他同學,做到集思廣益的解決問題,尋找最好的解決方式。這樣使得網絡學習更加的實用,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有著很大的提升,由此讓學生更加的喜愛學習。
3.課堂教學需要真實的互動和激烈的思考討論
蕭伯納曾經說過一句蘋果互換和思想互換的名言。由此我們可知,物質是單一的,可是人類的思維是發散的,所以交換思想與人多交流有利于自身水平和素質的提升,做到互利共贏的效果,互動教學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道路上起著多么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統課堂上我們要遵守課堂紀律,因此有許多看法和建議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但如果是在APP教學軟件上聽講,可以隨時把自己的問題和想法表達出來大家還可以一起討論。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在老師直播教學時,學生可以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用鍵盤打在評論區,老師可以即時的解答疑問,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談論,互相交換解題思維。這樣就使得移動互聯新型學習與傳統教學手段有了很好的銜接并且在此基礎上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三、結語
在當代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現有的便利條件,網絡不只是可以用來娛樂的,還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學習,從互聯網的普及到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再到移動互聯新型學習的應運而生,APP教學在充分利用發達網絡的基礎上,也在某種程度上對教育事業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綜上所述,用APP軟件輔助教學課堂,是未來教學很好的一個趨向,我們應該在今后更好的開發這個方式,使得教育事業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娟,聶大勇.開展大學數學第二課堂輔助教學的應用實踐和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03):191-192.
[2]常樂.移動學習環境下對漢字APP教學資源的分析與思考[D].中央民族大學,2015.
[3]高健.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漢語學習APP及其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