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玲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我國高校改革的目標。高校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實現高等教育觀念的改變,不斷深入地探討人才培養模式,提升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通過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進行分析,探討有效的解決對策,旨在提高我國創新教育改革的實現。
【關鍵詞】高校 大學生 創新創業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和《教育部關于批準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教育部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這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提出具體的要求及目標。隨著高校不斷地擴招,高校大學生日趨增多,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就業壓力。高校要認清社會發展形式,積極地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推動大學生自主創業。
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
(一)創新創業意識薄弱
從目前高校大學生畢業就業情況來看,選擇自主創業的還是相對少數。這是由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意識薄弱,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方面不夠完善,未能給高校學生提供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與分析,教師也無法通過實踐考察來檢驗學生的創新創業成果。其次,學生自我創新創業意識薄弱,大部分學生中規中矩完成學業,實現社會工作,無法通過自我創新創業來實現自我就業。
(二)創新創業課程不完善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高校中不是主要專業課程,高校也未能制定專業的教學計劃與教學教材,更不能給學生提供專業的教學設備與實踐基地。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來完成,教學模式也以課堂與講座的形式來實現,學生缺乏系統的創新創業培訓。同時,高校每個專業都有其專業性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基本與專業性課程相分離,教師難以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實現與專業性課程的相結合,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實現自我創新及自我創業。
(三)創新創業師資薄弱
高校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是實現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大學生缺乏豐富的創業經歷及社會經驗,創新創業教育就是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經驗參考。但目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一部分以其它專業課程教師擔任,另一部分教師基本上是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經歷的高校畢業年輕教師。教師本身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經歷及能力,無法傳授學生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驗。教師只是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及自身的課程設計完成創新創業教育。
二、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對策研究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創新人才,能夠實現自我創業,增強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實現創新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推動高校創新教育改革的實現。
(一)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意識
意識決定行為,只要高校教師及高校學生具備了創新創業意識,就能夠更好更快地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現,能夠更好地實現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首先是高校自身要加強創新創業意識,不單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作為一門選修課,而是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積極地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供幫助與條件。其次是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性課程的結合,以負責任的態度授之以漁,真正地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最后是學生自己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深刻地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地參與學習,豐富自己的創業經驗。
(二)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橋梁與階梯。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夠改變教學的質量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創業教育體現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創業能力的提升,教師首當其沖要具有創新能力,具備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精神。高校要積極地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可以以引進優秀師資與自我培養師資的方式并行,加強高校學生專業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高校積極地推動教師參與學習與交流,借鑒國內外優秀高校與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師要明確本校的教學目標及自身的教學條件,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專注于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高校還可以通過“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構建,擴大師資隊伍的視野,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模式與教學內容。
(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提出的現代教學理念及高校創新教學改革,是實現創新人才與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高校要積極地響應國家政策,深入研究國家政策與要求,結合高校自身的條件,制定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計劃。進而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及培養計劃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不斷地完善本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要遵從科學性、多元化、深層次的原則,積極地開拓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各個專業的學習,例如企業管理、稅務金融、企業法律等諸多方面的基礎知識學習,使學生具備完整的創新創業知識體系,能夠應付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基本問題。
(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氛圍是可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與態度。高校要積極地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地加深自己的創新創業知識,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意識的培養。其次,高校還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通過健康的校園文化積極地宣傳創新創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高校可以開展“創新創業”主題知識競賽,學生可以通過參賽了解創新創業知識,引導學生培養創新創業意識,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自身的創新創業設計提高創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信心。其次,高校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平臺的建立,推動學生打破課堂的壁壘,積極地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習,引進創新創業成功人士走進模擬課堂,讓學生切身感受創新創業的過程,接觸豐富的創新創業的企業知識及基礎技能。
(五)建設創新創業實訓平臺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平臺建設是給大學提供良好的實訓機會,通過實踐豐富大學生的創業經歷,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我國大學依托自身的科研條件建立了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等基礎設施,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平臺。高校可以依托科技園與創業園的優勢,促進大學生的創業學習與實踐,加強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創業理念與創新精神。
高校還可以積極地開展與科技企業的合作,促進校企實訓結合的實訓平臺的建設,讓學生走進企業,學習企業的管理模式與創業經驗,也可以讓學生為企業提供新鮮的血液,促進企業的生產與發展。校企合作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得到社會、家庭、學校、企業諸多社會力量的支持與理解,高校要積極地開展有利途徑推動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三、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復雜的改革性工程,是要求國家、學校、學生、家庭多方做出努力的一項偉大的事業,是推動我國創新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模式。
參考文獻:
[1]劉長宏,李曉輝, 李剛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 (5).
[2]黃林楠,丁莉. 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