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瓊
摘要:語文無處不生活,要體現語文教學“生活化”,在教學中,要抓住語文與生活的接觸點,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生活處處皆語文,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寫留言條到寫申請書,無一不是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真正體現了學生生活“語文化”,那就讓生活成為學習語文的動力和參照吧!
關鍵詞:返樸歸真;密切;滲透;接觸;溝通;運用;參照;同行
有幸聽教育專家支玉恒老師的課,深感榮幸。聽完支老師的課及報告后,我不由得深思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關系。記得支玉恒老師在報告中講了這么一句話,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從他所說的這句話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其實,生活就是語文的源頭活水,離開了生活談語文,語文也就喪失了生命力,而離開了語文談生活,生活會顯得乏味、沒有了魅力。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除了教課本以外,還要學生從生活中學語文,從生活中汲取語文知識,真正做到語文與生活同行。要讓語文與生活同行,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語文教學“生活化”;二是學生生活“語文化”。
一、語文教學“生活化”
語言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我覺得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看一看,觀察生活
有些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有一定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這些課文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對于學生而言可謂司空見慣,但真正去觀察它的同學卻不多,教師應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并精心指導學生抓住特點去觀察,從而知道因為有了它,植物才會有變化,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再如《夕陽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雷雨》就可指導學生去觀察下雨前的變化,了解不同動物的具體表現。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生活,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演一演,再現生活
每一篇課文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3.學一學,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情也是如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覺。又如在教學《快樂的節日》一文時,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和風拂面,好多學生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的開心畫面,伴著令人驕傲興奮的意境,《快樂的節日》的旋律響起,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齊聲歡唱,從學生優美的動作,開心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所體驗到的并不僅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滿了節日氣氛的歡樂世界,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做一做,感受生活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我們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中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
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拓展過程可以由多種形式實現,首先是教師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學生自主的活動,如學了《寫的天堂》、《鳥島》等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做小導游,回去向家長,朋友介紹那兒的美景;又如讓學生課外做一些社會調查、宣傳等實踐活動等。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于生活,教學時,我們應以課堂為起點,選擇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貼近生活,鼓勵學生用生活的標準去判斷,用生活的經驗去解讀語文教材,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實現與文本的對話,并真正受到啟迪。
二、學生生活“語文化”
生活,永遠是學習語文的源頭活水,而語文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寫留言條到寫申請書;從看電視廣告到看電器說明書,無一不是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語言,我們要鼓勵學生平時在與人交往,跟別人交談的過程中注意使用文明語言,并留心聽取別人的語言,對其好的、美的語言加以吸收,對其不好的、粗俗的語言予以舍棄。如社會上一些文明禮貌用語,校園里洋溢師生親情,婉轉幽默富有情趣的話語,要提醒學生記錄下來,揣摩品味。
有這樣一則廣告語:“世界沒有了聯想,將會怎樣?”它運用了“一語雙關”的寫作技巧,既點明了人類思維的重要性,又起到了宣傳“聯想”牌產品的目的,而且語言瑯瑯上口,十分好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深厚的語文基礎,怎么能寫出這么好的語言來。從這些廣告語中讓我們看到了語文的魅力,也說了語文服務于社會。
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課堂,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讓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動力和參照吧,同時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去關注生活,獲得各色人生經驗,品味別樣人生,讓語文與生活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