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中國傳統民居木構藝術在審美上,歷來以“形神兼備”而著稱于世:在文化的表現上有“傳神”說、“得意忘像”說和“氣韻生動”說。而青巖古鎮傳統民居木構藝術是在吸取中國傳統民居木構藝術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貴州屯堡民居的審美與文化。
關鍵詞:傳統民居;木構藝術;審美;文化
青巖古鎮位于貴陽市花溪區以南十二公里處,該鎮始建于明代中期,原為軍事重鎮。青巖古鎮歷史上有記載的古建筑有一樓,一宮,一院,一府;二祠,二堂;四閣;五門;八寺,八廟,八坊共四十一處。除此之外,在青巖古鎮,還有著許多傳統民居建筑,這些磚木結構、全木結構的民居建筑上的木構件裝飾,在此被譽為木構藝術,最早的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這些用木頭打造的藝術,工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審美藝術與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民居木構藝術在審美上,歷來以“形神兼備”而著稱于世;在文化的表現上有“傳神”說、“得意忘像”說和“氣韻生動”說。而青巖古鎮傳統民居木構藝術是在吸取中國傳統民居木構藝術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貴州屯堡民居的審美與文化。
位于青巖古鎮趙狀元街一號的趙狀元府,是青巖古鎮傳統建筑中多進院落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間。該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積828平方米,是趙狀元曾祖父趙理倫所建,為兩進四合院落式。該民居四面灰磚砌墻,入口朝門為木結構,小青瓦鋪頂。朝門上方掛有一塊“文魁”橫匾,兩側門柱上掛有“琴鶴譜志,論語傳家”的對聯。進入朝門便是第一進院落,迎面是過廳,左右為書房和前廂房。過廳面闊四開問,懸山頂,高約6米,通面闊13.05米。書房也為懸山頂,面闊三間,7米寬,10米深,穿斗結構,帶外廊。前廂房面闊三間,7米面闊,懸山屋頂,穿斗結構。穿過過廳就來到第二進院落,左右為兩個后廂,正房位于最后迎面位置。后廂房面闊二間,通面闊6米,進深3米,硬山屋頂。正房面闊三間,面闊10米,懸山穿斗磚木結構。
青巖南街十號是一幢磚木結構的民居,是一進院落式,前屋兩側為磚墻,有后院。進入前廳,有供奉祖宗的牌位,左右廂房是臥室,前廳后門是后院,由廚房、衛生間、雜物間環繞布置。這種民居為青巖古鎮的店面式民居,多沿街布置,與街道相互滲透。在青巖古鎮,這種店面式民居面寬多在三開間以內,店鋪形式按不同的經營內容而多種多樣。
無論是多進院落式的趙壯元府,還是一進院落式的南街十號,均為青巖古鎮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的民居建筑,其木構藝術主要表現在建筑的朝門、堂屋門、屋檐和門窗隔扇上,它們充分地反映了木構藝術的審美與文化。
一、朝門
即民居的院門,是青巖民居的重點組成部分,尤其是大戶人家,這就好比臉面。青巖民居的朝門多為八字垂花門形式,門樓多附于山墻或后墻面設置,或獨立設置,一般偏于墻的一端,忌設正中。門洞寬一般1.8至2.1米,高2.7至3.3米,具有與人親近的尺度感,民居大門常不位于宅院的中軸線上,入大門不能直視宅院的正房。一方面是為了保持宅院的私秘性,另一方面是建筑風水的需要,民居大門置于一側,與正房偏轉一個角度,可朝著“吉利”的方向避開邪氣。青巖民居的朝門上一般有比較講究的門罩,罩上吊瓜下垂,雕工精湛,花團錦簇。門罩多為懸山頂,其上覆蓋小青瓦,檐口下的挑檐枋,幾乎清一色地制成象鼻形,“象鼻”下方橫墊蝴蝶形雀替,與街面上的檐口一樣,也都是蝴蝶形,造成一種“福相”。引人注目的是,有些垂花門將瓜柱制成仿石結構的模樣,在柱腳下方雕刻形象逼真的“石柱礎”,“柱礎”雕成瓜形,下部雕成蓮形,寓意多子多福、一品清廉。
二、堂屋門
青巖民居的堂屋門在建造上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一般還建有腰門,既可防止幼童外出,畜禽入室,又不影響通風采光。上門斗或制成角形,或制成如意形,也有制成祥云形、壽桃形、虎頭形的,意在驅災避邪、吸福納祥。腰門拉手大都制成葫蘆形、石榴形。葫蘆寓意“福”、“祿”,石榴形似瓶子,將瓶子刻在拉手上,寓意平平安安、多子多福。大門的門簪,或刻太極、八卦,或刻牡丹、葵花,或刻福、壽等字。
太極八卦本是道家對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一種解釋,并用來說明社會生活中的奧秘。此圖用在民居建筑的大門上,象征著主人一家吉祥如意,美好幸福。牡丹象征富貴,葵花象征多子。有的人家在門嵋上釘塊扇形木匾,意為“積善人家”、“為善最樂”。大門看上去,儼然長方形,實則倒梯形。即靠近門楣部位要比靠近門檻部位稍微寬一點,這樣有利于“財喜”進門。
三、屋檐
青巖傳統民居臨街一面的大多采用兩重檐,即在上檐之下加建一層披檐。青巖當地人俗稱為“二道廈”或者“二道眉”,即“眉毛”下的“眼睛”便是窗戶。現在披檐下均被開為商店,原來的窗戶已取消。屋檐下的挑檐枋下端,著意雕刻有吉祥圖案,挑檐仿與檐口銜條之間的轉角處,用梓木或白楊木雕成蝴蝶形的雀替,酷似一只蝴蝶或蝙蝠,寓意“福”。兩層屋檐下均吊有燈籠或彩旗,以表熱鬧、喜慶之意,大多披檐下均掛有匾額標示店面的名稱。
四、門窗隔扇
青巖傳統民居的門窗隔扇,最簡單的圖案有直條形和方格形,復雜的圖案有燈籠錦、步步錦、風車紋、井字加回紋、萬不斷等幾十種。趙以炯府邸的花窗更為復雜華麗,美不勝收。民居的門扇,最簡單的木板門,俗稱薄刀門,多用于兩問房屋相同的室內木門,單面夾板門是殷實人家的堂屋或對外交通的大門。官宦之家則用花格木門,這種門為空心花格與下部裙板組成,上、中、下均條環板,裙板及條環板上有凸起的浮雕花飾,多為壽字和卷草花紋。門扇均用木門軸,裝于釘設在額枋及下部門檻上的木門斗內開閉。民居的窗多用支摘窗,上部為支窗,相當于現代的上懸窗,窗扇上緣釘橫轉軸,再穿于兩側木窗斗內,開啟時用窗杠支撐窗扇,故稱支窗。下部為摘窗,是固定的窗扇,平時不開啟,故又稱坐窗,因安裝時是用榫固定。在立枋上,必要時可以抽出摘下,故名摘窗。
五、結束語
青巖古鎮的傳統民居大多建在古鎮南北、東西兩條主街巷,位于古鎮的主要交通和商業地帶,建筑空間組合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民居的朝門、堂屋門、屋檐和門窗隔扇等木構藝術工藝精湛,獨具特色,既起到了裝飾建筑、美化古鎮的作用,同時又表達了傳統民居木構藝術的審美形式和文化內涵,有著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旅游價值。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