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賓
一、為何要建立糾錯本
1.為了提高學生的效率
大部分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講過了、做過了、考過了,有的還不只考過一遍,最終還是錯了。這樣不但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種打擊。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減少學生在學習中少犯或不犯同樣的錯誤。
2.為了讓學生復習有的放矢
現在高三學生學習負擔重,復習資料多,臨到考前,學生又不知道該看什么,看課本吧,看什么都懂,但一做題就錯;看練習吧,平時做的題太多,不知道從哪看起,也一時看不完。
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每一位學生配備一本特殊的作業本——糾錯本,希望學生利用糾錯本,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提高學生的解題正確率。
二、如何建立糾錯本
以前,我也要求學生建立糾錯本,但是有些學生建立的糾錯本華而不實,甚至有的學生是為了建糾錯本而建糾錯本,建立的糾錯本很漂亮,但是錯題雜亂,看起來毫無頭緒,還有些學生難以堅持,覺得整理錯題耗時費力,還不如直接訂正在練習上。
為了糾正這些錯誤的想法和做法,我在學生建立錯題本時,就給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1.糾錯本的格式
通常錯題的整理有兩種類型,一是章節型,將所有錯題按學科的章節順序進行分類整理;二是原因型,將所有錯題按錯誤的原因進行分類整理。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很難做到一步到位,特別是在一輪復習后的二輪、三輪復習及試卷錯誤的整理。
如果改用活頁,一則便于整理,無論是按章節還是按原因,都可以通過調整順序輕易做到;二則更易于堅持,很多學生因為平時課業繁重而疏于整理,過后再整理時,又發現積累的太多,而懶于去做。做成活頁式,既可以隨時整理,又便于補充,更可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習慣。
2.糾錯本的選題
作為糾錯本,選什么樣的題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要記錄曾做錯的題,其次要記錄那些從未遇到過的新題,還要記錄平時學習中易混淆的知識點,以便以后復習起來能夠“對癥下藥”。
3.糾錯本的記錄
糾錯本上記錄的東西應是最重要的、最容易出錯的。而有的學生只記錄題目和正確答案,既無過程也無思路,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糾錯本上至少應記錄以下內容,這樣的糾錯本才充實,才更便于日后的復習。
(1)錯題的原題
很多學生是把原題抄下來,但我認為可以把原題剪下來或復印下來貼到糾錯本上,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謄抄過程中的遺漏。
(2)錯誤的原因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若不知道失敗的原因,又哪來的成功。因此一定要分析錯誤的原因,并記錄下來,以便將來復習總結。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我發現很多學生發生錯誤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特別愚蠢的錯誤、特別簡單的錯誤,例如在粗心大意的時候把1+1算成3;第二種就是面對難度較大的題目所犯的錯誤,拿到題目一點思路都沒有,不知道解題該從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卻恍然大悟;第三種就是題目難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對,但是卻做錯了。
(3)錯誤的過程及想法
為了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我平時要求學生把解題過程撿重要的步驟記錄在題目旁邊。這樣,在剪下原題時就把原先的解題過程也留了下來。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也為分析錯誤原因提供的依據。
(4)正確的解題思路及步驟
平時上課,大部分學生只能匆忙記錄正確的步驟,而顧不上聽講。現在我要求學生上課只記錄解題思路,然后仔細聽講。課后再到糾錯本上訂正,這樣學生聽課時認真的看一遍,課后再訂正一遍,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
很多同學覺得訂正就是把正確的答案寫一遍,甚至原來的答案基礎上改一下,我并不贊成這種做法。我要求學生一定要把題目再做一遍,最好能隔一段時間再鞏固一遍(再重新完整的做一遍)。
4.所用的時間
很多學生堅持不下來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制作糾錯本所花的時間太長,不值得,很難堅持。
我根據現在的方法,讓學生算了算,每天用于制作糾錯本的時間比平時訂正在練習上的時間多花了十幾分鐘。很多學生都覺得可以堅持,試行一段時間后,大部分學生都做到了當天就能完成糾錯本,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三、如何使用糾錯本
1.經常閱讀
糾錯本不是把做錯的記下來就完了,同學們要經常在空閑時間或準備下次考試時,拿出來瀏覽一下,對錯題不妨再做一遍,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不能錯兩次,從而減少習題量,提高效率。
記得有位高考狀元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過:我并不比其他同學聰明,也不見得比其他同學勤奮,我只是堅持把做錯的題目反復做,直到我能夠獨立自主的解出正確答案為止。他最多的時候把一個做錯的題目解了7遍,因此我覺得經常回顧自己做錯的題目,糾正錯誤是提高效率的一種很實用的方法。
2.互相交流
由于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糾錯本也不同,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
我相信,學生通過制作糾錯本、閱讀糾錯本、交流糾錯本,同學們一定能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成績,節約時間。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湖濱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