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杰
【內容摘要】體育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又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然而,在倡導全民健身的當下,學生卻存在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的怪像。為此,筆者在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入手,試圖從加強學生思想品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動機、采用新穎教材教法、倡導專項化教學、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養五個方面探討改變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體育課 途徑 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而學校體育自然得到社會的廣泛地關注和重視。然而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女生更是對上體育課心存畏懼,唯恐避之不及。筆者對本校的學生問卷調查,原因主要是:活動項目單調且老套,學生怕苦怕累,對學生的激勵機制缺失、對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因考慮安全因素而放棄,等等。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的給予重視和采取相應的辦法。筆者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談談解決中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學生思想品質教育
很多學校組織參加體育活動,內容單一而枯燥,學生索然無味,雖能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但嚴重扼殺了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和熱情。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體育的熱愛,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首先應在思想上端正學生學習體育的態度,讓學生明白鍛煉身體的價值和意義。尤其要抓住學生的心靈和思想癥結,運用革命前輩和優秀運動員激勵學生,如:中國女排隊員精神、籃球運動員姚明、世界跨欄冠軍劉翔等名人的先進事例,引導、啟迪,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了解體育運動與自己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體育運動能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優秀品質,讓學生從心里上重視體育,重視體育鍛煉。
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是體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最重要保障。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課堂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程度會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應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反映出來的表現欲,加以引導,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創新活動形式,將游戲與體育活動相機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參加,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采用新穎教材教法
當前,很多地方體育即便納入中考考試科目,但所占分值不大,學校領導不夠重視導致投入不足,再加上教師自身教學理念的陳舊,在實際教學中,教學內容在低水平上反復重復的,教學方法也存在簡單而粗放的特點。直接導致“基礎好的吃不飽,基礎差的吃不了”的現象的出現,不能滿足學生不斷提高體育技能的需求。乃至有老師還沒有理解體育教學的理念,認為現在提倡的以學生為本,就是讓學生自己玩,老師在旁邊看著就行;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放羊式教學,讓體育委員帶跑兩圈,發兩個球自己去玩。
我們必須清楚體育教學的概念和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更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應引導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去。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實際出發,降低難度,選好項目和課時的搭配,深入而周密的對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分析,有針對性、有步驟地提供適合學生特點的項目。在給學生傳授新的內容,老師必須講解清楚,示范正確,組織學生學練時應多采用游戲法、競賽法,讓學生成為主體;必須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原則,科學、靈活地安排課堂教學。如:要讓素質好、興趣濃的學生可適當增加活動項目和難度,盡量的讓他們“吃飽”;對素質一般的學生要做到讓他們“吃好”,對一些不愿運動的學生要耐心,多鼓勵,讓他們喜歡“吃一點”等等,并且老師能夠經常的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
考核時,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要根據學生的個體水平,參與程度,課堂表現,掌握情況等給予評定,以評定來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潛能,并滿足不同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專項化教學是方向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體育訓練也是如此,體育課一定要教會學生運動的技能,因為只有教會學生運動技能,才能讓學生持久地保持對體育項目的熱愛,以及長期地發展這一項體育活動。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曾說過,如果學生通過上體育課可以看到自己的體育技能不斷提高,這本身就是一種激勵。事實上,學習體育一個重要目標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到兩項運動強項,并可能成為伴隨終身的一種運動技能。而且,這樣的項目往往能給自己帶來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這樣,體育訓練才能最終成為自覺行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專項化教學的將是今后體育發展的一個方向。
五、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養
學校體育的發展,很大因素是師資的因素。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學生的體育素養。而現在好多體育教師基本功不夠扎實,缺乏教師最基本的專業素養等等,學生怎么能喜歡體育課呢?為了能夠解決這一現狀,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作為長期從事體育事業的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其次是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掌握必備的教育學科知識;還要善于發揮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長,努力成為一名又專又紅的體育老師。
總而言之,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我們要有的放矢,并從其產生的原因去調查、分析、研究,尋找解決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沈建華、徐阿根. 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解讀[M]. 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虹星橋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