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敏
摘 要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積極參加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從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身特點來看,小學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教學,它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發展邏輯與創新思維能力。它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
關鍵詞 小學 數學課堂教學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該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 ,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數學學習具有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如何解決兒童心理特征和數學學科特點之間的矛盾,把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變成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呢?
在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如何營造積極互動的課堂活動和怎樣提供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生能力的發展。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里特點,及時恰當地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進行情景交融的教學,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對培養師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質量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一些數學課中,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并不理想;有的教師讓少數優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是霧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應該承認差異,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應做到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思維和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p>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我們應該怎樣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如何組織課堂、設計有效活動是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教師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小組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管理者,而不是旁觀者。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的合作技巧,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交流。我個人認為,作為課堂教學活動,面對的主體是學生,目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當考慮活動活動的設計應具有實效性。通過活動,學生可以發現什么?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幫助,活動的目的是什么。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要想到活動的目的,明確學生通過活動能夠達到什么效果。如果活動進行后學生收獲甚少或一無所獲,那么,這樣的活動不如不要。小組合作交流目的讓學生通過交流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如果安排一個大家幾乎都能掌握的內容讓學生討論、交流,結果肯定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既浪費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又不能產生良好效益,得不償失。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不僅需要交給學生上學知識,而且還要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數學教學中最精彩,最具教學價值的東西。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很多,在教材中除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外,其它數學思想和方法都呈隱蔽性,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乃至數學課外活動中不失時機的選擇適當的途徑進行滲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學生領悟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錯綜復雜問題的能力。
平等的教學氛圍是師生關系民主化的體現。在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在學校,老師成了學生最親近的人,追求老師的愛,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將成為他們一切行為的動機和迫切需要。一般來說,學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謂 “親其師,信其道”。但要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首先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多給他們鼓勵,對不懂的知識,要對他們做耐心的輔導,和他們溝通,對他們表示出信任和關懷,慢慢培養起他們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培養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關注學生面對問題的真實想法,關注學生的情感,少一些花架子,少一些走過場,讓學生用多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變成探索,發現,有效獲取知識的過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