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曹永利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出現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已出現了飽和的狀態,出口壓力增加,導致中小型企業發展空間的擠壓影響較大,造成了一些中小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通過跨國經營的發展和海外投資,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定的空間。但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研制出幼稚的產品,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比較落后,難以形成較大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還出現了缺乏企業之間的合作,缺乏協調,無序競爭、較低的專業化及準確的市場定位等問題??鐕洜I的比較優勢是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基礎,充分把握趨勢特點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實施科學的國際經營戰略。針對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國際經營戰略,選擇適合總小型企業發展的跨國經營之路。
【關鍵詞】中小企業 跨國經營 對策分析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中小型的企業呈快速增長趨勢發展,已經變成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依照相關部門的調查,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大概有1000萬家,超過中國所有注冊企業的99%以上。中小型企業給我國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是60%,中小型企業的總產值為全國的60%,實現利稅為全國的40%,在中小型企業上班的人占全國80%,給社會提供了穩定的就業環境。這樣來看中小型企業雖然在一些地方不如大企業,但是在我國經濟發展當中充當關鍵的角色,并且發揮的作用是大企業不能代替的。
二、當前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際化戰略意識薄弱
大部分企業都滿足現狀,對國際經濟一體化要不就是假裝看不到,要不就是沒有信心,在企業的管理方面,外國的企業都發展了上百年,因此各方面制度都很完善,并且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成熟模式。和國內的中小型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缺乏經營管理制度,也沒有一定的規范。在建設企業發展策略的時候,國際化發展非常欠缺,這對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推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開拓國際市場也有非常大的影響[1]。
(二)缺乏國際化的專業人才
妨礙中小型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缺乏人才,中小型的企業分工沒有細化,所以非常需要全能的人才;在國際化經營的時候,非常缺乏全面的人才來處理事物。因為缺少國際化的人才,致使中小型的企業對一些經營方面的問題了解的很不全面,缺乏相關的知識,在經濟策略方面的變化感知度很低,這樣就很難及時的采取措施,對企業存在的風險也難以轉移。
(三)資金不足導致抗風險能力弱
妨礙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的又一個因素是缺乏資金。由于中小型企業的知名度不高,所以在申請貸款的時候,能申請下來的款項很少,因此想要對外融資就比較困難。企業在進行國際化經營的時候,假如后面的款項缺乏,對公司的運轉會產生很關鍵的影響,如果嚴重企業會在國際化經營時被淘汰。與此同時,中小型企業的規模相對很小,它們的抗分險程度低。在重要決策的時候,都會選擇風險小的項目作為長期目標,并且還會選擇有很快獲利的短期項目。由此一來,看似在很短的時間里可以帶來收益,但是在長遠來看,企業的投資沒有長遠的目標,這樣就很難抓住以后出現的機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及其不利[1]。
(四)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品牌
中國在全球國際貿易上位居第三,但是整體看來,中國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一直都是一個追趕與從屬的位置,自主的品牌出口率低于10%,這樣情況下的出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由于中小型企業品牌產品很少,在科研方面也有很多不足,所以在競爭的時候總是在收益少的位置。與此同時,因為生產規模情況,沒有辦法形成有規模的經濟體系,如果這時候的產品缺乏技術性,運行的效率也很低,那么產品的競爭力更是缺失[2]。
三、改善中小企業經營國際化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跨國經營融資政策
國家應當建立一個針對中小型企業,在對外投資還有國際貿易方面的基金,能夠按照小型企業的具體情況和特點,給予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支持,可以讓一些金融機構對對小型企業進行投資。加大商業銀行在給中小型企業貸款方面的政策,與此同時,構建一些可以幫助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措施。政府部門應該對那些給中小型企業投資的金融機構,給予全方位的優惠政策還有獎勵。改變所有制以及企業的規模,同意而且支持跨國經營,可以讓中小型企業自己去有關金融機構融資。與此同時,要快速的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進一步的擴大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方式[3]。
(二)營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政府一定要大力發展服務,給中小型企業樹立一個好服務者的形象,給予他們很好的外部條件。要建設一個全面的中小型企業法律保護制度,快速的完善中國在對外投資的法律制度,創建一個全國健全的對外投資機構,完成相關的推動和支持對外投資的制度,在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策略,讓非常多的中小型企業走出去。與此同時,要掌控企業在跨國經營時候的主動權,讓企業可以很及時的了解有關信息。另外,各級的政府應加大對外的經濟交流與文化交流,給中小型企業在跨國經營方面一系列的支持和幫助。
(三)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在引進人才方面,一定要拋去只引進中國人才的想法,要建立起引進全球人才的思想,也就是說要引進全球全能型人才。對引進的人才,不僅要給予高的薪水,還有股份等,還要在精神層次給予鼓勵。想要中國中小型企業在跨國經營方面有所成功,就必須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我國企業在跨國經營方面的成功所需條件,就是引進先進的技術以及對國外語言精通,熟悉國外文化的全能型人才。與此同時,我們要在企業中培養一些會外語懂法律及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來擔任公司的領導。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招納人才,并且還要加強海外機構本地化的策略。要學會利用東道國的人才,這樣能很快的適應東道國的國情,更快速的推動中國中小型企業完成跨國經營的目標。
(四)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對研發金額進行大量投入,不停地推動產品的創新技術,對企業的關鍵競爭力進行培養。對于中小型企業的創新來說,有很多的方式,其中非常主要的是產品技術方面的創新,它是讓企業競爭力提高的關鍵。在企業發展階段,技術創新和企業新品各方面因素都有關聯,這些都決定著企業各方面的發展狀況。為此中國中小型企業考慮長遠,對科研方面的投資要加大,在產品方面要不斷地創新。也要提升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在研發上面,不僅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研發,還應該和一些研究機構一起合作,利用這樣的合作,讓企業能借助外部的力量,快速的提升自身的研發水平,對開發出國際水平的產品有很大幫助,還能提升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4]。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化的影響下,世界各國企業走向跨國經營是國際市場的必然趨勢。中國眾多的中小企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發現企業自身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再對國際市場環境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從而加快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中小企業建設。本文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跨國經營和國際競爭環境的分析,發現了我國中小型企業跨國經營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完善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策略,使我國中小企業的跨國經營的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桂清.淺析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5,(27):53-54.
[2]高亞民.浙江中小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5,(31):1.
[3]史慕天.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5,(13):9-10.
[4]李寶國.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策略探究[J].商業文化,2015,(06):142-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