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
摘要:我國詩歌歷史悠久、成績卓著,并以其獨特的美感成為古今文學作品中的璀璨明珠。近年來,如何開展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成為語文教師所探討的教學問題。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對詩歌鑒賞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積累、運用、掌握答題技巧、強化書面表達,進而全面提高高中語文詩歌賞析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積累;運用;書面表達
詩歌賞析一直以來就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詩歌鑒賞對提高學生的人文和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課改特別強調審美教育,而詩歌鑒賞是語文審美教育實施的必要的途徑和重要內容。系統、深入地研究詩歌鑒賞教學的規律,尋覓古典詩歌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做好高中語文詩歌賞析教學,談一些粗淺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高中開展詩歌鑒賞教學的重要性
詩歌鑒賞能培養和提高學生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學生學習各科知識以及今后發展深造的基礎,是創造的前提條件,是從小學就開始培養的一種基本能力。詩歌中的想象豐富而大膽,如李白詩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王維詩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詩中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毛澤東詩中“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等詩句,都能讓人神思飛揚,浮想聯翩。多讀詩,多鑒賞這樣的好詩,無疑能培養和提高學生想象和聯想的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高考對詩歌賞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來考查。它要求學生不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能把“茶壺里的餃子”倒出來,不僅要讀懂,弄清楚,還得句子通順,語言表達準確,才能得較高的分數。
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是建立在對語言理解的基礎上的。對于詩歌的學習和考查,無論是著眼于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其知識的邏輯性,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素質品質,塑造完美人格,都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策略
(一)反復誦讀、激發想象
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韓愈在《進學解》中也寫道:“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由此可見,大量誦讀、反復吟詠是培養語感、提高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抑揚頓挫、富有感情的誦讀中,詩的韻味、詩的意境、詩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讀之同時,還需展開想象。想象是引發情感的橋梁,在想象中還原詩歌給我們描繪出的形象畫面,在感悟中體味作者的詩情,這樣,作者就把我們的精神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二)積累、運用鑒賞知識
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鑒賞古詩,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詩詞文體知識,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動。首先,應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流變有相當清晰的認識,不僅要掌握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文學源頭,還要按照歷史的順序理清詩歌發展的脈絡;其次,還應對詩詞的格律知識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諸如句法、用韻、對仗、詞牌、曲牌等知識。再次,還要充分把握詩詞特點:高度的概括性、生動的形象性、強烈的抒情性、鮮明的音樂性。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i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別。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過渡、鋪墊、伏筆等。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夸張”“排比”“反復”“象征”等,其他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欲揚先抑、聯想想象、語序倒置等。學生對這些手法都應了解,以便在鑒賞時得心應手。
(三)掌握靈活的答題技巧
學生在回答主觀鑒賞題時要重視“三注意”:首先要注意題目,有些題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楊炯的《從軍行》、李白的《越中覽古》《送孟浩然之廣陵》、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試出題選取詩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創作風格的詩作,例如蘇軾、辛棄疾的豪放詞,柳永、秦觀的婉約詞,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王維的“詩中有畫”等等。注意到這一點,對整體鑒賞很有好處。再次要注意注釋,注釋雖短短一二句,卻是出題人給你的暗示。有時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思想內容;有時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用典或意境。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研讀注釋!
(四)強化書面表達
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側重培養學生對詩歌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規律方法,克服功利主義思想,摒棄為做題而做題的做法。從閱卷效果來看,閱卷教師往往喜歡那些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的答卷。因此,詩歌賞析教學中,教師須按書面表達的這一要求來訓練學生。其中,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說。雖然鑒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后再落筆,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閱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印象分;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后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說,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說。
總之,強化高中學生語文詩歌鑒賞能力,提高詩歌賞析教學水平,是每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著力加強的教學任務。實踐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詩歌賞析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自學能力,進而全面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和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