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
【摘要】資金結算中心是集團公司借鑒銀行模式將成員單位的資金進行集中歸集、集中管理、統一結算的資金管理模式。隨著引入結算中心模式的企業集團不斷增多,在充分發揮資金集中管理優勢的前提下,如何加強資金結算中心的風險管理,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對結算中心模式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結算中心 風險分析 建議
一、資金結算中心簡介
結算中心是設置在集團母公司內部的職能部門,其主要功能包括資金集中管理、統一結算、風險控制、運作和計劃等。集中統一管理集團成員單位的資金,統一對外融資和納稅;集團成員單位有償使用流動資金,通過結算中心辦理內部結算業務。
(一)設立結算中心,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目的
第一,提高集團公司資金風險防范能力;
第二,發揮集團規模優勢,提高整體資信能力;
第三,盤活集團沉淀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第四,提高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集團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強化資金監管,提高信息反饋及時性。
二、資金結算中心模式下主要風險點分析
(一)稅務風險
1.集團結算中心歸集子公司資金,存款利息收入繳納增值稅問題。對集團結算中心向子公司支付的存款利息支出繳納增值稅問題沒有明確規定,但稅務機關可能認為:集團母公司將子公司的資金統一歸集到結算中心,已經構成法人之間的資金往來,構成資金借貸。如果稅務機關認定此觀點,那子公司收到的結算中心存款利息就需繳納增值稅。但由于此問題存有爭議,處理結果往往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建議企業集團及時與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溝通,以避免發生企業繳納補稅、滯納金和罰款的情況。
2.集團結算中心拆借給子公司貸款的利息收入繳納增值稅問題。根據《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的規定:貸款是將資金貸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范圍。根據此規定集團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借貸應全額繳納增值稅。
3.結算中心內部貸款的利息收入繳納所得稅問題。在每年的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稅務機關通常認為集團結算中心自己開具的單據不合規,不允許在所得稅稅前扣除,需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子公司將付出較高的資金使用成本。如果集團公司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取得合法票據,將會涉及到集團公司沒有金融經營資格,能否開具貸款類增值稅發票的問題;即使可以代開,稅務機關也會要求企業集團繳納增值稅及附加稅。
(二)稅務風險解決建議
1.委托貸款。委托貸款是將集團結算中心的資金經由商業銀行機構代為發放給成員單位。委托銀行根據集團母公司確定的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貸款給子公司、并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的貸款業務。
通過委托貸款集團公司可以通過銀行或自己貸款出稅務局認可的票據在所得稅稅前抵扣,但與統借統還相比此方案的利息收入方需要支付給銀行的一定的手續費,并需按金融服務業繳納增值稅。
2.成立財務公司。第一,財務公司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從財務公司取得的存款利息子公司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第二,財務公司本身具有金融業務營業資格,其開具的單據稅務局一般認為可在所得稅稅前抵扣。
總之,從規避金融和稅收風險的角度看,成立財務公司還是合適的。但成立財務公司要比結算中心門檻高、程序復雜,對母公司的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經營能力要求較高。因成立財務公司對母公司的要求較為嚴格,在不具備成立條件的母公司可以考慮采取股權收購的方式并購一家財務公司。
3.統借統還。第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統借統還業務中,企業集團或企業集團中的核心企業以及集團所屬財務公司按不高于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債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業集團或者集團內下屬單位收取的利息,免征增值稅。
根據稅務總局規定,集團母公司在嚴格按照統借統還進行資金借貸時,實質上只是對貸款進行過手和管理,在繳納貸款利息和歸還本金時,也是子公司先行將資金打入集團母公司,并且母公司也無實際參與對貸款資金的使用。所以集團公司可以免征增值稅,并且稅務機關對于按照統借統還要求開具的票據通常認為可以在所得稅稅前抵扣。
第二,“統借統還”的要求,a、資金來源必須是外部,且僅限于金融機構借款或對外發行債券兩種籌資方式。b、資金使用方只能是企業集團的下屬單位。c、分撥資金利率不得高于集團公司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債券票面利率水平。d、資金本息必須由統借方統一收取并統一歸還。
第三,“統借統還”過程中注意事項。a、企業集團應盡量與銀行協商,明確約定“借款用途”為“統借統還”;如果銀行出于監管要求無法讓步,則企業集團應提前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并報備,避免后期稅企爭議。
b、統借方對于額外收取管理費、服務費等附加費用的,屬于利息的價外費用,在實際操作中可能被認定為賺取利差的貸款行為,從而應就其向下屬單位收取的利息和各種價外收費全額征收增值稅,而無法享受免稅優惠。
c、企業集團在分撥資金時應注意,分撥期限應不長于統借期限。
d、對于統借統還業務,由于政策并未規定分撥資金的下屬單位層級,在實際操作中,基層稅務機關通常僅認可第一層為免稅主體,即統借方只有一個,多層分撥不能享受免稅。
e、資金來源與資金去向必須能準確對應,且分撥利率水平不高于統借利率水平,因此,統借和分撥可以“一對一”或者“一對多”,但不能“多對一”或者“多對多”。
第四,統借統還的缺點,根據統借統還的要求,子公司的資金需求只能從外部取得,不能使用結算中心的沉淀資金,所以統借統還不能發揮結算中心降低公司資金成本的功能。endprint
綜上所述,在集團公司不能成立財務公司的情況下,結算中心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子公司在結算中心貸款,如子公司因特殊原因需要在結算中心貸款使用委托貸款,避免稅務風險。關于分公司貸款是否涉及上述風險,上面規定的“他方”是否保含分公司尚不明確,也未找到明確的規定,但稅法規定了母公司與分公司跨省納稅問題,建議對集團公司對分公司之間的借貸產生的稅務問題與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溝通。
(三)運營風險
1.貸款管理風險。第一,結算中心貸款管理存在問題。a、集團結算中心內部成員單位的內部貸款審批與銀行相比較為寬松,導致內部貸款周轉緩慢,結算中心資金周轉困難。
b、成員單位從內部結算中心借來的款項,即使資金回籠也不及時歸還內部貸款,特別是臨時周轉資金退回后,仍不歸還。而在內部貸款到期時直接上報集團公司續貸,導致結算中心每年的存量額越來越高,結算中心缺乏資金會使影響其他成員單位的用款需求,打擊了成員單位加入結算中心的積極性。
c、因成員單位在結算中心貸款相對容易,導致部分子分公司可能存在“懶政”問題。子分公司缺少資金時直接上報集團借款,而不是積極取得外部經營資金,特別是應收賬款的催收。此問題進一步導致子分公司存貨及應收賬款過高,同時也間接減少了集團結算中心可使用資金。
2.貸款管理風險建議。第一,內部貸款需嚴格審批,貸款資金回籠或到期后及時歸還集團結算中心。第二,建立授信額度及指標預警。
a、建議各子分公司貸款時上報本公司存貨和應收賬款情況。
b、編寫內部貸款使用報告及上報借款前一個月的財務報告。
c、對子分公司進行資信考核,根據考核情況建立授信機制。對不符合信用借款條件的借款人,結算中心可視情況經綜合評估后決定是否發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
d、根據集團融資情況及存貸比比例建立預警機制。
e、對成員單位使用的內部貸款進行跟蹤監控,并對資金使用進行投資收益分析。
第三,對于逾期、超過授信額度貸款及應還未還貸款單位建立懲罰機制。
a、不再提供新的借款;b、直接從其在資金中心的存款或上劃資金中扣回。c、給予通報批評,并結合經濟責任制考核辦法,對違紀企業給予經濟或行政處罰。
3.其他運營風險。第一,資金安全風險。對于資金安全風險需要集團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特別是不相容崗位的職責分離。
第二,網絡環境安全。集團公司需要專業人員對結算中心系統進行維護及數據備份,也可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對結算中心的系統運行環境、硬件系統維護、數據備份、網絡系統安全等進行專業化管理。
三、總結
企業集團在發揮資金結算中心優點的情況下,要建立針對結算中心的風險管理體系,借助適應的組織結構、有效的內部控制,防范結算中心運行過程中的可預見風險,保證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參考文獻
[1]姜秋明,關于集團公司資金池的內部管理及稅務風險相關問題分析[J].商貸現代化,2013.
[2]郭文濱,企業之間如何進行資金拆借,律師文集,2014.
[3]會計學習網,集團公司資金池管理中的稅收風險分析,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