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受各種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的體育教學一直都被忽視。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更是制約了農村體育教學的發展。因此,加強對農村體育課程發展的調查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有助于我們找到影響農村體育教學發展的實質因素,還對農村體育課程的正常開展以及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有著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村;體育課程;發展
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中,教育事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不斷的改革中,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由于過于重視文化教育,很多學校往往都會忽略體育教學,這一現象在農村尤為普遍。體育教學是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體育教學能夠正常進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才能得到提升。所以加強對農村學校體育課程的建設迫在眉睫,這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社會價值。
一、 農村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現狀
(一) 農村中學的體育師資現狀
在大多數人眼中,體育老師沒有什么作用,而這一原因是農村體育教師師資匱乏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不正確思想的影響,體育老師這個職業群體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現有的體育教師由于不受人尊重而不安心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進而跳槽或者轉專業的現象十分嚴重,因此農村中學體育教師師資分配出現了問題,甚至于有的農村中學都沒有體育老師,這就導致了學生的體育課無法正常進行,同時也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穩定的提升。
(二) 農村中學學校對于體育課的態度
受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校都開始把教學重點傾向于文化教育,這一現象在農村中學中也極為普遍。不僅是任課老師,就連學校領導都不拿體育課當課。很多以鍛煉學生身體為目的的體育課被各種試卷、考試霸占,以至于很多學生一學期也上不了幾節體育課。同時也有很多學生由于被升學壓力所迫而在本應該去運動的體育課上學習自己的文化知識。從學校領導到任課老師再到學生個人,他們對體育課可有可無的態度是如今體育課不能正常進行的問題的根本。
(三) 體育課程資源現狀
目前,受經濟能力等因素影響,農村學校的體育課程資源配備并不完整,雖然國家對學校都有資金補助,但是大多數的學校都會把資金用于文化課程的建設上,因此很多學校體育器材的數量與學生人數的數量有著巨大差異。有的農村學校整個學校就不到十個籃球,有的學校甚至都沒有籃球,學生們在體育課上就只能跑跑步、跳跳遠。而這些單調枯燥的體育活動早已被學生們厭倦。這也是體育課程無法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解決農村學校現狀的辦法
(一) 改變體育教師群體狀況
在待遇方面,可以適當提升體育老師的薪資待遇,讓體育老師這個職業更加有誘惑力;在社會地位方面,職業向來不分貴賤,每個工作都應該受到尊重,讓人們理性地去看待體育老師這個職業是建立體育課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師資方面,應該擴大體育教師的招收范圍但同時也要嚴格把關,不能所有的人都要;在學校方面,應該讓每個體育老師都能掌控自己的課程而不是被其他文化課老師霸占。
(二) 改變對體育課的態度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什么時候,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體育課可能不會讓每個人都變得特別強壯,但是它一定會提升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他該有的精神氣息。態度方面首先是學校領導,升學率固然重要,但是我相信沒有一個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體弱多病;其次是任課老師,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重要,但是由于沒有一個良好的體魄而生病耽誤的時間不是一兩節體育課能補回來的;最后是學生本人,每個人都會有升學的壓力,但是有良好的精神氣息是奮發向上的基礎,如果連最基本的健康都沒有,上再好的學校又能有什么用?
(三) 體育課程資源的改變
因為有的學校確實是由于資金有限才沒辦法引進體育課程所需要的訓練器材,所以這就需要教育部門的實際考察。對于確實貧困的學校,教育部門應該申請補助,不僅是體育器材,各種訓練場地也都應該在學校里存在。對于把資金都用于文化課程建設的學校,教育部門應該起到監督的作用,讓學校能夠分出一部分資金用于體育課程資源的建設。同時各個學校都應該放棄那些老舊的體育器材,在保證器材多元化的基礎上多購買一些新的器材,不再讓學生們做那些單調無趣的運動。
三、 體育課程建設的選擇
(一) 公平原則
人生而平等,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學生的受教育情況都應該是平等的,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國家和教育部門不能因為有的農村偏遠就不去管理,不去發展,因為這不僅關系到該地學生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國民的平均身體素質。
(二) 避免貪污原則
有時候國家不是不重視教育,而且很多學校領導打著建設學校的名義去貪污。為了避免這種貪污,教育部門應該落實到行動上,組織專門的人員去監督錢款去向。同時,教育部門也可以統一為學校購買器材,以免有的學校領導心懷鬼胎。
(三) 有規劃原則
要對農村地區的學校進行建設并不簡單,這需要大量的實地取證,同時還要通過不斷的計算以及規劃來進行有目的的建設。這樣不僅能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也能有效地避免資金的損失。
(四) 可持續性原則
對于學校的建設應該秉著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而不能只顧眼下。有些學校可能有些經濟實力,但是不能過多地壓榨學校的資金,這樣只會讓學校其他方面的發展受到影響,這不是我們建設學校的初心。
四、 結束語
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只是簡單的上上體育課,而是通過各個部門的配合,讓體育課,讓體育運動走進每個校園。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背景下,建設農村體育課程,加強人們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十分重要。雖然農村中學的體育課程一直被忽視,老師跟同學們對體育課也不是很重視,但是通過社會各界不斷的努力,人們一定會改變對體育課的態度,體育課程也一定會得到飛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禮劍.我國農村體育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6(01):55,89.
[2]胡燕霞.探析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5(02):202.
[3]胡永紅.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07):91-98.
[4]蔣建強,柴國榮.我國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研究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01):95-98.
作者簡介:
楊強,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印江縣天堂中學。